小说家为自己的长篇画插图,摄影家为自己的照片写诗——文图互补共生成为时髦,阅读的涵义被扩大。文汇出版社今年6月出版的《白桦诗抗卫画》在这方面更显奇葩。画家赵抗卫是白桦诗歌的热爱者,也是诗人的好朋友。他选了白桦38首诗歌。他的一幅幅风景油画,有的是根据诗歌的意境相配的,有的是以他对诗歌的理解特意创作的。白桦在每首诗歌后面都附有新写的背景花絮。画家的画画札记,也是一篇优美随笔。多种文本的渗透互融,突出书的主题:美的意象、世界的浩瀚、人心灵的优美可贵。
白桦诗歌后面的短短花絮,读来有着散文诗般的美,他对写作年代的清晰记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那些永不磨灭的美的人与事的印痕,叙述得既典雅又有悠远之韵。哲思也在其中。“现在我的思想比年轻时成熟多了,语言精练多了,只是时间越来越少。”诗人宝贵的激情,将坚韧化为从容与坦然。
赵抗卫的创作札记,有旅欧漫行的记录,对白桦诗歌的解读,信息丰富,感情饱满,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信仰与独特理解。1986年,两人因为拍摄电视片《今年在这里》、并于同年携该片访问日本而相识。用自己的行动与语言表达对白桦审美理念的赞同,赵抗卫的纯真与谦虚、勤奋与细腻,获得文人朋友们的赞赏。
大海,天空,帆船,激浪,白云,雪山,秋叶,礁石,等等,这些诗意元素是白桦诗歌与抗卫油画所共有共讴歌的,诗与画的呼应仿佛自然而然,但诗歌有诗歌的深沉,要人独自玩味。
“艺术家向天空索取的是瑰丽的色彩,向月色索取的是少女面庞上的微笑,向森林索取的是波澜壮阔的旋律,向花朵索取的是芳香袭人的语言,而自然万物向艺术家索取的——却是永恒的灵魂。”白桦的诗道出了艺术共同的本质。
这是一本适合午后,泡一杯茶,安静阅读,安静观赏,为诗句打动,在画面停留,任思绪缥缈的书。那些美,可以让我们既热爱眼前的生活,又能够使脚下的步子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