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摄制组一到拍摄现场,就遭到一群阿姨“围攻”:“你们为什么说话这样不算数”“你们把我们当什么呀”“假如我是你老娘,你们会这样吗?”
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我莫名其妙。其中有一位阿姨好像有点同情了,轻声问道:“你们不是说好6点钟来拍吗?”
我一惊。事先与街道有关部门领导明明白白约定上午7点半开拍,我们摄制组到达是准时的。6点钟与7点半相差足足一个半钟头,为何信息偏差这么大?
街道群文科领导也是好意,为保证准时开拍,通知社区文化中心舞蹈队7点钟集合;中心主任怕舞蹈队员迟到,通知队长6点半报到。因为有几个队员住房迁出社区,队长怕她们迟到,通知6点钟集合。三次通知,层层提早半小时,“拷贝”走了样,队员遭了殃。
虽说这批阿姨中有不少已退休,可是在家比在职还要忙。从6点到7点半的这一个半钟头,正是她们的“黄金时段”:梳妆、擦地板、洗痰盂、早锻练、烧早饭、送儿孙到幼儿园、买菜等等,还不包括上有生病老人要伺候照料。这些舞娘都是家庭主妇,空等“黄金时段”一个半小时,再加上一遍一遍电视拍摄,足足一个上半天“泡汤”,对她们家庭生活的影响在所难免。
当然,仅仅是为电视拍摄耗时两三个钟头也罢了,好歹也是个上镜机会,总算有所得。不明不白空等一个半钟头,不仅浪费时间,空等的失望、焦虑与愤怒,也弄得身心疲惫,怨气冲天。
平心而论,这些通知提早半小时集合的层层领导从未想过要伤害她们,只是怕她们误事,不好向上面交代。现在我们有很多事情,通知方式都是从上到下一级一级传达,执行起来都是自下而上一级对一级负责。为了对上负责,组织者往往在下达上级要求过程中“层层加码”,顾不得伤害下级与百姓。这样的对上负责,实际上是对自己负责,在党政领导部门,就是对自己的官位负责。这种“官本位”,害苦了不少基层干部与平民百姓。
这位社区舞蹈队长也是普通百姓,却像领导干部一样向队员下指令时自说自话“加一码”,害得姐妹们“雪上加霜”多等半个钟头。这是不良作风对民众心理投射的负面影响。
按理说,时间对所有人是公平的。然而,在我们这里,当领导的好像比老百姓的时间金贵。秘书安排工作,一档接一档,计算时间精确到分。可是,老百姓的时间有时候就像舞娘们的遭遇,不那么值钱,可以被挥霍、浪费。这有点不公平,老百姓的尊严为此受到伤害。
现在,许多领导干部的心理高度戒备,谨防侵犯群众利益。这个“利益”大都是指“物质”,浪费点老百姓时间与精力,伤害老百姓的尊严,可能还算不上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大数据”可以显示,所以不容易察觉。舞娘们也只有对我们这帮陌生人发泄一通,对她们管理部门头儿是不敢轻易冒犯的,我想。万一失去上镜机会她们也舍不得,更何况,有些舞娘以前从未上过电视。为了顾及某些利益,老百姓多数也只能“忍气吞声”。有时候,无声比有声更令人不安。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领导部门下达任务“层层加码”的来龙去脉,一旦被群众晓得,难免会有被骗的感觉,可能以后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你通知集合,有人迟到;你下达任务,有人“减料”;你强调质量,有人敷衍;你规定期限,有人会超。这是尊严受伤后出于本能的抵抗。这个时候,领导机构指令的执行力将“层层折损”,弄得不好,最终要“失信于民”。
这个后果蛮严重的,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