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发生了节外生枝的事情
阿祥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大家意见统一后,阿祥决定立刻找承德,探探他有没有意向参与这次投资。
第二天,阿祥专门到承德的火柴厂造访,看到阿祥进来,承德十分惊喜:“哎哟,阿祥兄弟,今天啥风把侬吹来啦,这段时间生意可好?”“好好!托您老哥的福气,生意还比较顺利。”阿祥一面抱拳作揖,一面笑呵呵说。两人分宾主坐下,寒暄了几句,阿祥马上转入正题:“德哥,最近阿拉公司想买一艘新船,不知德哥有兴趣入股么?”“买新船,好啊好啊!”承德满脸笑容,马上表示了态度。
于是,阿祥就把他们买新船的计划向承德全盘托出。
听了阿祥的计划,承德沉吟了一会儿,他对阿祥说:“好啊,侬讲需要我投资多少银两?”“八万,八万行不?”阿祥说。“八万够了么?我看投资十万吧。”承德财大气粗,开口就是十万。“那太好了,有德哥这笔投资,阿拉轮船公司就可以做大了。”阿祥非常高兴。
两人又商量了一阵细节,讨论到新公司名称,承德说,取你们天久轮船公司的一个“久”字,取我们顺记五金号一个“顺”字,新公司名称就叫久顺轮船公司吧。阿祥一听这个名称好,马上表示同意。
筹集到购船款项,阿祥命星海马上奔赴欧洲购置新货船。经过几轮谈判,星海与英国船商谈妥了货船购买价格。
现在,久顺轮船公司将拥有3艘货轮,天久公司原有的船分别是“天一”、“天帆”号,新购置的货船于是就命名为“天风”轮。这是阿祥的主意,取之于“一帆风顺”之意,如果再购入新船,就是“天顺”号。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不料到了接船时候,却发生了节外生枝的事情,到了接收货船,英国船商把接船地点设在英国利物浦港的船厂。到船厂接船,倒也符合船舶买卖规定,星海要求英国船商请人把船开到上海,对方提出请人开船可以,但是费用需要5000英镑,星海一听马上说,哪有这么贵的价格,他承诺只能出1000英镑,为此,两家各执一词,都不相让。
“密斯特贝,你要知道,这艘船到上海,需要绕过好望角,好望角你知道吗?那里有全球最大的风浪,一般的船长过不去的,所以,我们要聘任英国最好,也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船长,才能保证贵公司这艘船平安到达上海,这个价格怎么算贵?”英国船商斯密斯显出一副傲慢的样子。看星海没声音,他又用挑衅的口吻说:“密斯特贝你也是船长,你能把船开回上海么?不能吧!不是我小看你们中国人,如果你能够把船开回上海,我宁可再倒贴你们5000英镑。”斯密斯脸上露出轻蔑神色。
贝星海心里气极了,他真想给那个傲慢的英国佬一个耳光。但是他没有,他强制自己冷静下来,脑子里却急速思索起来。来欧洲之前,公司已经决定,以后由他担任“天风”轮船长,为此,星海已经对“天风”轮作过细致了解。本来,星海希望这次接船,可以通过一个航程下来,再熟悉一下轮船的性能操作技术,现在英国船商居然这样污蔑中国人,这口气他忍不下去。他想到了贝锦泉驾驶“万年青”号战舰北上天津的故事,当年,外国人断定中国人无法把战舰开出港口,就是在这种挑衅下,叔叔贝锦泉沉着接受挑战,硬是顶着风浪把战舰平平安安开到天津,为中国航海家争了一口气。
经过一阵思考后,贝星海决定接受英国人挑衅,自己把船开回上海。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唯一担心的是过好望角。来欧洲的时候,星海已经反复研究过好望角的资料,熟悉了那片海域的海况,但是那次船过好望角,星海仍然感到心惊肉跳。他一直注意观察,这好望角确实凶险,只见来自西南大西洋方向的狂风呼啸,推起滚滚大浪一层卷着一层,掀起十多米高的浪峰,把他乘坐的那艘4000吨级的轮船颠簸得像一片树叶。星海感到,当时轮船不是左右摇动或前后摆动,而是被浪涌推搡着,像个醉汉一样不规则剧烈摆动着。星海毕竟熟悉航海,知道那是大西洋洋面大浪和开普敦海盆海底暗涌互相作用的结果。这样的海况,在中国甚至于整个北半球海域都没有发现过。所以,好望角素来被称作航海家的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