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是狩猎还是采集野果,几乎整天待在露天下,沐浴着自然光,机体完全适应了自然光的节律。可是今天的人,尤其是坐办公室的白领,平均每个工作日只有很少时间能接触新鲜空气和自然光照。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不少欧洲国家的“写字间”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处于自然光照下的时间只有15至20分钟。而美国的很多白领在工作日,甚至只有5分钟的时间会受到自然光的照射。专家提醒,缺少自然光是造成人(尤其在冬天)的抑郁、沮丧、消沉、缺少维生素D和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领在上班时间的精神状态引起了一些研究单位的关注,经过约2年时间的研究开发,劳动经济和管理部门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把天空搬进办公室,让办公室每天处于自然光照的状态下。具体说,这是一种被称为“虚拟天空”的天花板照明,又叫自然光效应天花板。整个天花板由50×50厘米见方的板块组合而成,每一个板块中分别装有288个发光二极管,有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的,通过这些不同色彩的发光二极管的种种组合,可产生1600万种色彩,从而获取所需的“独特光谱”。
值得强调的是,天花板照明最后是以“动态多云”的天空状态显示的。专家们事先对各种多云天气的云彩和自然光线(包括云的变化方式和行走速度)做了详细研究。最后让员工们感受到的是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天空。
为了取得真实的感觉效果,在发光二极管下方约30厘米处装有漫射薄膜,因此不会使人感到单独的发光点,而是广阔柔和的蓝天白云。在一次征求用户的调查中,受试人员在“多云天空”下待了4天,第一天的照明是静态的,第二天的多云状态是慢慢变化的,第三天云彩走得很快,第四天让受试者自己选择一种模式,最后发现,有80%的人选择了快速变化的天空。
“虚拟天空”不仅能给人一种坐在露天办公的印象,而且让人可以享受到十分接近自然光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