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三(3)班
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退色,却异常迷离。古朴的八音盒发条“嗒嗒”地转动,奏响着似曾相识的旋律——童年的回忆。
在记忆的乐谱中,总有那么几个乐章,是百弹不厌的,被定格的美妙旋律。在童年这个乐章里,讲述的是那样一个地方,是我一闭上眼,就能倾听到的,故乡的脉搏。
湖北省仙桃市的雷家村,是我记忆里的净土。从镇上去那儿,要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古老的青石板踩在脚下发出“卡嗒卡嗒”的声音;还要走过大片大片的油麦田,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满天满地的油菜花,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田埂上奔跑。
带铜环的铁门,铜环上是威武的狮子造型,木质的窗棂上细小的雕花在薄薄一层灰尘的掩盖下,若隐若现。黑色的瓦片,松木的房屋架子,红砖的墙面。打开门,浮尘伴随着扑面而来的种种记忆——那是我们家的老房子。一进门的方木桌子,那丝丝的缝隙透露出它年迈的岁数;在城市中绝迹的四条长木板凳,依旧是从前的摸样。老人长辈们就爱坐在那四方桌边闲谈,我和邻家的小孩子总在大人们聚集的地方捉迷藏,偷吃桌上的花生,瓜子和糖果,家里的大黄狗和大家都混熟了,跟在我们屁股后面不停地摇尾巴,好奇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常常玩着玩着就猫在桌子底下偷听大人们讲话,无非是一些生活琐碎的话题,谁家的孩子怎么样,谁家的谁又生病了,偶尔还有新闻的议论,诸如此类的话题。那些曾经和长辈闲谈的人,也见证了我的成长的熟面孔,一个一个的,离去,也一个一个的带走,一份一份关于我的童年回忆。走过那些紧锁的大门,荒废的院落,忍不住想要落泪,在泪眼朦胧中,看见他们的笑脸,听见熟悉的乡音方言,一如往昔。
我生于斯,长于斯,玩乐于斯,歌哭于斯。
房屋后的一小片隶属于我们家的“小森林”,以及“森林”边上的小河。河滩是我们从前最爱的游戏地点。恐吓在林中散步的公鸡母鸡,在听见它们惊恐的叫声后大笑着跑开;在河滩上摸虾,把手上弄得都是泥巴,却还欢天喜地地炫耀我们的“战利品”;玩累了,就在草地上随意躺下,休息一会。那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昏昏沉沉,一如那,淡淡的云,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年年岁岁。
少年时,薄衣衫,戴花岁月,不复存在。
童年的故乡,随着我的成长,永远的被写进童年的乐章。成长是个必然的过程,总归是回不去的从前,而在这背后藏匿的往事,却是永远让我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的回忆。时光流淌不息,春复秋来,花荣花败。我却再也寻不到更让我心安的房屋,一块更让我喜爱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