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的屡遭拒载
的哥为啥“牛气冲天”
张欣平 董伊人 张思瑜
  近两年,本报“夏令热线”接到市民有关出租车拒载、绕道、乱收费的投诉明显增多,热线记者日前外出采访在路边“扬招”了一辆出租车,不仅尝到了拒载的滋味,还领教了驾驶员一番“牛气冲天”的训斥。

  “夏令热线”记者日前外出采访,在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南站旁的柳州路沪闵路高架桥下“扬招”了一辆悬挂“申生”顶灯的出租车。开门坐下后,中年男驾驶员问:“去哪里?”当听到记者说目的地是“南宁路柳州路”时,驾驶员当即一口回绝。“为啥不去?”这位驾驶员回答得很牛气:“南宁路柳州路需要从沪闵路定安路绕一个大圈,自己回来不方便。”记者责问驾驶员这算不算拒载,驾驶员的嗓门一下提高了不小:“你们就算我拒载吧,我就是不去!”记者下车时,驾驶员还甩下一句:“车牌号码在后面,你们自己记了去投诉吧。”

  从本报“夏令热线”今年开通以来的相关投诉中,发现“的哥”一般都以“不认路”、“不到那个方向”、“下班了”等等作为拒载的理由。更有甚者,一位老年乘客坐上一辆出租车开出100米后,硬是被驾驶员“抛下”,而那些“鼓励”乘客投诉,表示不怕后果的驾驶员更是大有人在……

  今天早上热线记者乘坐了一辆大众出租车,途中与驾驶员吴师傅聊了聊眼下拒载的情况。吴师傅告诉记者,拒载现象在司机群体中一直存在,“大公司好点,小公司就比较严重了。”据吴师傅介绍,相关管理部门一般对“大公司抓得严”,而“小公司就不怎么管”; “大公司车辆扬招有优势,小公司为了效益往往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吴师傅希望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拒载行为的打击处罚,“不要让个别人坏了整个出租车行业的整体形象”。 

  本报记者 张欣平 

  志愿者 董伊人 张思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读者之声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新闻面对面
   第A11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运动汇
   第A15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6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B16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土方车飞驰而过撒落渣土满地
打的屡遭拒载 的哥为啥“牛气冲天”
今日投诉
明日提示
老房楼道墨黜黑 居民行走要摸黑
毛毛虫要吃光小区绿色植物了
新民晚报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4打的屡遭拒载
的哥为啥“牛气冲天”
2014-07-27 2 2014年07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