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吸引中国游客出新招
英国百余地标征中文名
徐超
  英国媒体5日报道,英国旅游局近期启动一项活动,向中国人征集有关英国地标、历史名胜以及特色文化的地道中文名。

  昵称体现中国人智慧

  不少英国地标在英国乃至其他英语地区家喻户晓,但始终没有一个官方中文名,或者说缺少一个朗朗上口、能让中国游客一听便了解其大概的中文昵称。

  《每日电讯报》报道,不少英国人名或地名在中国人的实际使用中经常不是直译,比如甲壳虫乐队也称作“披头士”,莎士比亚也称作“莎翁”,英国喜剧演员阿特金森被称为“憨豆先生”,畅销英剧《神探夏洛克》中扮演福尔摩斯的主角坎伯巴奇因其卷发被称为“卷福”,英国最长地名村庄llanfairpwllgwyngyll被称为“火星村”或“字谜镇”,多塞特郡一处山坡所刻的全裸巨人像因其生育能力的传说被称为“送子巨人”。

  上述译名虽然不是直译,但体现了中国人对异国风土人情的理解和智慧。

  “让整个中国谈论英国”

  有鉴于此,英国旅游局开展一项名为“大不列颠的伟大名称”的活动,罗列出100多个英国知名地名、文化活动或饮食传统,期望中国民众踊跃提供中文名称。

  “这项活动不仅会提升英国给大家带来的体验意识,还有助于鼓励这些尊贵的中国客人探索我们的国家和地区。”英国旅游局首席执行官巴尔科姆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整个中国谈论英国。”

  这100多个征名对象包括戴安娜王妃故居、现威廉王子夫妇居住地肯辛顿宫(Kensinton Palace)、多佛尔的白色悬崖(Beachy Head)、伦敦塔卫兵(Beefeater)、英国第一高楼(The Shard)等。

  英国旅游局同时也邀请中国人为英国饮食文化的中文名建言献策,包括康沃尔郡烘饼(Cornish pasty)、德文郡奶油茶点(Devon cream tea)和斯蒂尔顿奶酪(Stilton cheese)等。

  将简化签证审批手续

  英国政府如此费尽心思为英国地标找中文名,目的就是吸引中国游客,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

  根据联合国报告,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全球旅游开支最大的群体。英国巴克莱银行预计,今后4年赴英中国游客总开支将在2013年的5.49亿英镑基础上增加84%,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的主要客户群体。

  英国一直拒绝加入申根协定,因而无法从每年12亿英镑的赴欧中国游客市场分得一杯羹。《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内政部即将完成一项签证程序重大改革,旨在简化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审批手续。徐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名家示范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奥巴马提名卡特任美国新防长
“猎户座”飞船首次试飞成功
英国百余地标征中文名
美国白人警察再次枪杀黑人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0英国百余地标征中文名 2014-12-06 2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