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名家示范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会简单生活,从《觅静图》开始
梵洛凌 陈炜
■ 王漪老师正在作图示范中
  最近受一些综艺节目带明星前往山林去体会简单生活的影响,现代人不禁开始思考何为简单生活?放下工作走出去只是暂时的,减少欲望,使心真正静下来,好好体会人生的意义,或许才是简单生活所想要传递的。本期就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陆俨少艺术院院长王漪老师示范绘画一幅《觅静图》,让我们于学习中感受一番涤荡心灵之旅。

  1.从人入手,画龙点睛

  王漪老师一上手便画了两个人,一人俯身探寻,一人远眺山河,人物虽变形却灵动,极具时代气息。以此突出主题,画龙点睛。接着开始画树,第一棵杂树根繁复,叶偏简,繁简协调。继而再于边上画一棵松树,以鱼鳞皴法展现树干的纹路,注意两棵树的树根间不要平行。绘画松针时,以中锋行笔,用笔要灵活,有弹性不死板。

  2.树与树间,错落有致

  继而再画位于画面左边的三棵树,一棵枯树略高,树干淡枯树枝深,能显高古,以烘托寻心觅静之深远意境。在画另两棵树时则需仍需注意根与根之间的距离,彼此间的角度和高低都要有所不同,如此便能产生变化,有笔墨味道。

  3.虚实对比,呈现矛盾

  画人物脚下的路以简,淡为主。山石的感觉则以披麻皴、解索皴等来呈现,绘画时以中锋和侧锋结合用笔,使其画面潇洒却有厚实感。王漪老师说,整幅画面矛盾制造的越多越成功,例如树比较实,后面的山则虚些;人比较实,后面的路虚些;山的阳面以枯笔虚点呈现,阴面则以浓湿块面呈现。

  4.细节处理,丰富画面

  山间的瀑布以竖线及浓墨表现激流而下,横线与淡墨表现泻下后的平缓。继而开始为丰富画面而做些细节处理,在悬崖边加些草以破平,枯树上加些藤蔓更显其高龄,树边加棵朝天竹展现高风亮节、清秀俊逸之像。

  5.逐一上色,注意留白

  待画面干透开始上色,先以赭石加些墨以水调湿绘画树干,再以花青加藤黄形成绿色画树叶,注意要按之前画的笔势上色;以淡湿的赭石染山的阳面,花青加墨再辅以足够多的水染山的阴面,感觉一定要滋润。注意将云的部分留白。以赭石加绿涂路面,再以胭脂加朱磦点缀最左边那棵树的叶子,跳跃些色彩,增添情趣。

  6.层层覆盖,统一协调

  以清水直接打湿整个画面,让一些地方自动化开,并在趁湿时用花青画水,如此画出的水会很有水气,润泽。然后再以花青加藤黄调成较深的汁绿色再某些细节处染一染,使一些小块面合并成整体,这样画面便更有统一协调又矛盾丰富的质感。最后王漪老师提点大家画画目标是要融合大师们的精髓,又不失当代的审美观,如果作品缺少时代感,那么只是古人气息的翻版,难为历史所存。     梵洛凌 整理 陈炜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名家示范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今日课堂
体会简单生活,从《觅静图》开始
编者回复
注重疏密结构,行笔一气呵成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名家示范B07体会简单生活,从《觅静图》开始 2014-12-06 2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