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谅新书《明人日记》是一部小小说集。篇幅隽永短小,或犀利深沉,或冷峻凝重,让读者随时感受作者“爱着、工作着、生活着”的认真生存态度。全书共分六个章节。题材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描写的内容主要浓缩于机关、企业、社区等方面,并以此引申折射出转型发展时期的社会芸芸众生百态。可谓是一本直面社会的世俗画册。比如第一集中的《夜半歌声》。写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日日离家出走,但无论走得多远,只要听闻装扮成卖艺人的儿子唱歌,老人立马步伐矫健,阳光少年一般回归为正常人状态——这首歌是父亲在艺术战线上奋斗一生,亲手写下的最后一首歌曲——“男子轻声说:‘他很孤独,神情黯淡,但只要听到我这首《春夜冷吗》,他就换了一个人……明人惊讶一瞥,老人正注视着他们,像街头一尊雕塑’”。文字平凡朴实,读者于不觉中被打动。也不乏诙谐幽默,比如《酒驾之后》里,主人公因为是明人的老朋友,酒驾以后关于如何以不显山露水的方式认罪伏法,四处搭桥找关系,百般努力后,交警哭笑不得地答应,“明着邀请这位教师去给犯人讲课,实际上,教师早已暗地里签字画押前去服刑”。读来忍俊不禁。
本书视角独特,洞察入微,共收集作品约百篇。安谅借助文字的力量,施以风趣笔法,故事浅俗易懂又引人深思。安谅以一个江南男子的独特视角,时而无拘无束,时而细腻敏感,话题多思维广,更主要的似乎是在强调一种个人日常生活感受。我注意到书中这样有趣的描写。第三集《有限美好》一文中,明人偶然间接到昔日暗恋女子的电话,原本以为有机会一吐真情,不料对方发来这样一条短信——“拜托老同学了,千万要帮忙,知道你办事需要一些费用,事成之后我会给你钱……”现实的社会,让人与人的关系于悄无声息潜移默化中改变,情感初衷早已变异,人们浑然不知,在金钱面前,一切皆为云烟。与其说这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不如说这是现实的无奈。我还喜欢第四集《机关》里,有这样冷色调的句子——“机关是一个万花筒,原理看似简单,演绎事物复杂,叫人眼花缭乱;机关是一座学校,教育人,也消磨人的个性……”“我虽遍体无伤,但心里已存彷徨”。这或许正是许多人希望回归内心,却无路可逃的真实生存状态写照?
拿到本书的一刹那,我心中始终疑惑。“明人日记”缘何而来?第二集中《名人》一篇里找到了答案——“当朋友介绍明人时,刚说到‘著名’两字,明人打断,不无诚恳自我介绍说,‘明人,一个明白人……’”胸中豁然。安谅兢兢业业,如燕子衔泥般,一日一日开垦着自我心灵的园地,也供读者分享共鸣。我用安谅的诗歌《情感的一种记录》中一小节来结束本文:
纯净透明乎
抑或含混模糊乎
说不清道不明
是一部暧昧的词典
倘若年轻时
任其泛滥
如今已过不惑
我心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