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多年的罗尔德·达尔是当代世界级最重要的幻想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构思奇特,情节紧凑,在每个故事的一开始就打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某种常规对应,给人一种或幽默、或荒诞、或机智的美感;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作品都具有一种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的魔力。他的作品以及其笔下的人物已成为许多电影、电视连续剧、音乐和诗歌的创作源泉,令无数孩子和成年人着迷,而教师们也往往把达尔的书当作向孩子介绍世界文学的入门读物。英国曾经在“世界图书节”期间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作家”投票中,“罗尔德·达尔这位《詹姆斯和大仙桃》《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的作者以及哈里·波特的作者J.K.罗琳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由此可见罗尔德·达尔在当代英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2005年4月,在波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备受瞩目的“罗尔德·达尔日”活动,与达尔夫人共进晚宴。笔者作为出版达尔所有儿童文学作品中文版的出版社——明天出版社的代表、达尔部分作品中文版的译者和责任编辑出席了晚宴。
当日晚上,我按请柬上约定的时间提前5分钟来到卡萨·莫尼卡饭店。克莉丝女士首先向我介绍了丽丝·达尔夫人。这是一位气质优雅、面相慈祥、说话一板一眼的老太太,与我先前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的照片相比要略显年轻。大家每人从侍者的托盘里拿一杯葡萄酒,站在餐厅里交谈,话题仍是围绕达尔作品在各个国家市场上的情况以及文学界对达尔的评价。席间我向达尔夫人介绍了达尔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反响,当我说有些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评论家将达尔的《女巫》誉为当代儿童文学的“圣经”时,达尔夫人很兴奋,她为达尔的作品在中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感到很意外。接着我向她介绍了达尔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任溶溶先生的情况。她对达尔的作品能由这样一流的老翻译家担任翻译感到欣慰,并向我询问了译者对《玛蒂尔达》一书中一些文字游戏的句子是如何处理的。
谈到翻译的话题,她还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关达尔作品在中国出版的小插曲。当时我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一位在北京某大学任教的老师写信与达尔取得了联系,希望获得达尔授权,以便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在中国翻译出版,但是他无法请出版社付给达尔任何版税。这对以版税作为经济来源的外国作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达尔慷慨地回复说:“好吧,我给你授权!”后来这位老师又给达尔写信,请他为这本中文译作写个前言。达尔回复道:“好,我来写!”我向达尔夫人解释说由于我国当时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中国的图书在国外翻译出版以及国外的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当时双方都可互不付费。但在1992年我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之后,我们国家对国内外著作权人的利益实行严格的保护,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达尔夫人对此问题非常理解,并对明天出版社现在能够把达尔的所有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出版感到非常高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接近午夜,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席向达尔夫人和主办人告别。我也在此时起身向达尔夫人和安妮·克莉丝女士道别,并向她们给包括我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来畅谈有关罗尔德·达尔的话题,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日谈
经典童书背后
国际大奖小说,一辈子的经典。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