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永恒对话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竹 林
  ◎ 竹 林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上下两本,厚厚的,挺沉。读完以后,没有高山仰止般的敬畏之感,倒像是尝了一道美味大餐,各样菜式都细细品了,还是馋,就把书放在写字台上,闲暇独坐时,伸手拿来,随便一翻,那些活色生香、元气淋漓的句子便扑面而来。

  艺术是什么?艺术剖析人性,映照灵魂,慰藉孤独……但人的灵魂为什么会孤独?人性又为什么会善恶杂陈?艺术又如何反映生活的真实?一系列的问题,蜂拥脑际。

  “写‘人’,写‘人性’,追根溯源,就是希腊神殿里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凡是得到世界声誉的苏联作品,都是写人性。”“什么‘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还是不知人性为何物,只会向怪癖的人性角落里钻,饥饿呀,性压抑呀,好像人性就一只胃,一部生殖器。”

  深刻的见解不受时空制约,木心犹如在贬褒当今。

  “莫泊桑每写一篇就给福楼拜审阅……如此整十年,莫泊桑越写越多,而福楼拜只许他发表极少的几篇……1880年4月,(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问世。六位(作者)中有五位是著名作家,数莫泊桑是无名小子,但他的《羊脂球》被公众一致赞为杰作中的杰作。”“莫泊桑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截取片断,构思、布局别具匠心,文词质朴优美,结局耐人寻味。”契科夫赞叹:“莫泊桑之后,实在没有什么短篇小说可言了,不过大狗叫,小狗也叫,我们总还得汪汪地叫一阵子。”

  契科夫可能说得绝对了些,但确实只有直抵灵魂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其余的(恐怕也包括我自己的),也就只能算是一般的“叫叫”而已。尽管有的还“叫”出了不少奖项桂冠,颇受青睐,但扪心自问,又究竟抵达了灵魂的哪一层?

  莫泊桑一生写了短篇小说三百篇,长篇小说六部,终于成了小说大家。他以一些小人物的灵魂和命运映照出了大时代的色彩,使《羊脂球》、《项链》等作品至今仍在文学的殿堂里闪着耀眼的艺术光彩。

  因此木心说:“艺术的功能远远大于镜子。”“艺术映见灵魂,无数的灵魂。”

  写小说,需要作家有一双慧眼,把生活中明亮的、绚丽的、晦暗的、污秽的、有用的、无用的……先捕捉了来,在头脑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酝酿发酵,人物和故事逐渐生成,在人物内心的矛盾、痛苦、挣扎中,暴露人性的本来面目,而最终要抵达的,则是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寂寞之处。

  想着,又是信手一翻,字字珠玑扑面而来——

  曹雪芹冰雪聪明,(在他的《红楼梦》中),抽掉他的时代。他本能地懂得时空必须自由。大观园在南京?北京?他不让你弄清楚。莎士比亚对他的时代,毫不关心,他最杰出的几部作品,都不写他的时代。再去看尼采的书:当时德国的影子都找不到。他把事实提升为诸原则,他只对永恒发言。

  其实,这里就有个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生活的真实是平凡的、琐碎的,也会带毛带血带肉、湿漉漉水淋淋脏兮兮的。艺术的真实不是要挤干水分,而是要将生活酿成酒,将个人的命运上升到普遍的人类命运的高度,否则“真实”就是一地鸡毛式的展览,毫无意义。如果已经酿成了一杯酒,天南地北,又何必拘泥,让自己或读者慢慢地去品就是了。

  记得苏轼的兄弟苏辙曾给他哥写了首诗,回忆当年一同赴京赶考时的情景:“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记的是他们一路所见,不能说不真实。可当哥的给兄弟回了一首,劈头就来了这么四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深沉的人生哲理挟裹着灵魂恢宏的孤独之气扑面而来,艺术大师苏东坡对永恒发了言。一代又一代的人吟哦传颂,品尝着艺术美酒的醇香,永不过时。此“雪泥”和彼“雪泥”,就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差别;镜子和艺术的不同。

  我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写过一本书《呜咽的澜沧江》,出书后就有人批评,说我是在安徽插队的,怎么写起云南知青来了?当时心里很郁闷,谁规定安徽知青就不能写云南知青的生活了?难道文学创作只能照搬生活?两年前,我还写过一篇文章,细述自己的素材是如何得来的,作品是如何构思的。此刻忆及,哑然失笑:何必如此耿耿于怀,小家子气?若换了木心,连一部文学史都能做成自己的私房菜,煎炒烹炸,都是“我”的,断不容人染指,连皇帝老儿也奈何不得!

  我真希望木心的这套书能做成薄点的四小本,封面软软的,可放在随身携带的手提袋里。这样,无论在地铁车厢还是在候机室内,随时可以拿出来咀嚼,随时与永恒对话,拒绝俗世的喧嚣。

  如果这样,也许你的灵魂就不会寂寞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民生上海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光辉
新书推荐
与永恒对话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与永恒对话 2015-05-17 2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