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航国际航班上演“生死时速”
白衣天使万米高空救病危老人
栋杭
  东航国际航班上近日上演一场真实版“生死时速”:一位八旬老人在万米高空突然病危,情况危急,同航班的乘客——胸科医院80后医生楼煜清连同客舱里其他医生乘客,挺身而出,火速救援,终于第一时间让老人转危为安。

  当日凌晨2时45分。东航MU219航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已经关闭舱内客灯进入休息时段。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青年医生楼煜清正打着盹,憧憬着7个小时后和家人一起在法兰克福悠闲度假。工作6年,头一次休公假离开繁忙的医院,而且可以关掉平时必须24小时开机待命的工作手机,心里还真的有点小激动。

  “各位乘客,机舱内有旅客突发疾病,请医生或护士与机组人员联系!”突然,客舱急促的广播,打破了万里高空的静谧。睡眼惺忪的楼医生被惊醒,就像值班手机响起一样,他条件反射般地掀起盖毯,快步往机舱后部机组人员聚集处跑去。

  发病的老人年约八旬,面色惨白,脉搏微弱,血压一度测不出,据机组人员说老人还伴有呕吐。楼医生向老人的同伴询问了过往病史及身体情况,向老人舌底放了硝酸甘油进行紧急抢救。过了一会,又有一位姓张的中年女医生赶来帮忙。楼医生和张医生素昧平生。他来自上海,她来自沈阳,分属不同科室。而且,他是年轻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她则是医院副主任医师。这一次的跨国航行以及挺身而出为抢救生命而进行的生死时速,成就了两位白衣天使的这次“空中搭档”。机舱空间有限,在张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将病人平放在机舱过道上,蹲在病人头侧、采用单手胸外按压的方法进行现场急救。周围乘客为医务人员的抢救让出了紧急通道;空乘人员则给病人带上了氧气面罩,并实时监测血压。医院宽敞环境下双手胸外按压超过5分钟就足以让医生汗流浃背,而飞机狭窄过道里徒手按压抢救近一个小时的难度及所付出的体力,更令人无法想象。

  在医生及机组人员的配合下,老人渐渐地恢复了意识,但仍无法自主表达意愿。两位医生综合评判了老人身体素质及机舱里现有的医疗水平,认为若坚持飞到法兰克福降落,老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此时,飞机已飞行至蒙古国境内,机长在两位医生的建议下,毅然决定返航国内,飞往北京。楼医生提醒机长,与地面联系时请救护车直接在飞机下方等候,并带好心脏监护器。

  凌晨4时,MU219返航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闪烁着蓝色急救灯的救护车,早已在停机坪上等候。此时,两位医生、机组人员和众多乘客悬着的心,才稍稍平静了下来。   通讯员 栋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民生上海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您的声音我来倾听
10天岗前培训费收得快退无门
手与筷“没啥区别”
开中药“南辕北辙” 经协商退回药费
敬老卡“两站10元”
白衣天使万米高空救病危老人
深夜“串门”为哪般 原是涉赌“百家乐”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03白衣天使万米高空救病危老人 2015-05-17 2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