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机身淡淡火焰纹 见证中国飞天梦~~~
机身淡淡火焰纹 见证中国飞天梦~~~
机身淡淡火焰纹 见证中国飞天梦~~~
机身淡淡火焰纹 见证中国飞天梦~~~
机身淡淡火焰纹 见证中国飞天梦~~~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身淡淡火焰纹 见证中国飞天梦
两台航天发动机上午进“钱馆”
易蓉
  小小的头部、大大的身体,灰灰的皮肤带着蓝紫色的纹路,两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神秘物件,今早在钱学森图书馆吸引了众人好奇的目光。其实,这是“钱馆”迎来的两件“重量级”展品——为“嫦娥”“北斗”“神舟”等航天器提供动力的空间发动机。

  这一大一小两个刚刚加入“钱馆”的重量级新伙伴,看上去其貌不扬,却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想。这两种型号的发动机是分别用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工程的490牛发动机和用于神舟号系列飞船的2500牛发动机。490牛发动机属于高性能轨控发动机,为嫦娥探月、北斗导航卫星、探测一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等提供空间动力,已经完成42颗卫星的变轨飞行任务。2500牛双元发动机则是国内目前推力最大的星、船用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是“神舟”载人飞船的轨控发动机,提供飞船变轨机动、返回制动和逃逸救生的动力。至今,已顺利完成了十次神舟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

  两台发动机的顶部都有2个空气阀门,接着是小巧的头部,然后是相对较大的身部。头部虽小,却是核心部件所在。发动机点火时温度很高,头部构件内部的液汽温度甚至可达3000℃的高温,对部件材料是一个考验,这时需要将温度快速冷却,这个小小的过程就凝聚着科学家们的汗水和智慧。

  “像这台490牛发动机就完全具备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八〇一所发动机研究室主任刘昌国说。不同任务的航天器需要不同的动力要求,别看490牛发动机“个子小”,这一型号的发动机经常需要“单独作战”,独自上天,因此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相当高的要求。其实,490牛发动机是一位“元老”,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空间发动机,主要为卫星变轨提供动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款发动机已经在无数颗卫星上成功应用,被誉为“金牌发动机”。

  早在1958年钱学森就提出“到月亮上去”的设想,一代代中国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创新得以实现航天梦。天上几分钟,地上无数耕耘。为了保障航天任务圆满完成,需要进行缜密的地上试验。其实,这两件发动机身上淡淡的蓝紫色火焰纹就见证着它们在地面试验中付出的努力。正是它们一次次的调试,才让更多发动机“兄弟”为中国的飞天梦成功护航。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民生上海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两台航天发动机上午进“钱馆”
本市首次组织预备役师快速动员演练
检察机关 全面推行 羁押必要性 公开审查
一声令下,万名官兵四面八方赶来
高职院校举办职业体验日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两台航天发动机上午进“钱馆” 2015-05-17 2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