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扇画为何流行明代
陈泉永
  陈泉永

  赤日炎炎,一扇在手,凉风拂面,沁人心脾。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扇面上留下了精彩的题诗、书法和绘画。经考证,利用扇面绘画和题诗,始于明代永乐年间,盛行于明中晚期。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谢缙所绘的《汀树钩船图》,是传世的明代最早一幅扇面画。

  明代政治黑暗,统治者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是皇帝压制士大夫阶层和下层民众的工具,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他们严格的监视之下,只要稍有拂逆,就会招致家破人亡,致使一些文人不敢在公开场合张扬个性和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便借助扇子画,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泻在尺幅之间,以此方式来躲避政治,交流艺术和碰撞思想。唐伯虎、文征明、沈周等人都喜欢在扇面上作画题诗,于是文人扇子画在民间广为流行。

  明代江南农桑经济相当发达,市场空前繁荣,文人画家的作品为市场广泛认可,也为民众所喜爱收藏,这使得文人可以潜心作画,像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便是靠卖画为生的,文人也有了玩世不恭的本钱。加上明朝不少皇帝本身就是玩家中的高手,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有的皇帝还精于绘制花鸟画。宣宗朱瞻基 “万机之暇,游心物理”,“鳞毛花卉,无不曲臻其妙”。著名的斗彩就是在他手里烧制成功,“宣德炉”更是传为美谈。皇帝对花鸟画的爱好,有力地推动这一画科的兴盛。上行下效,民间文人自然也趋之若鹜,画家为迎合皇帝对艺术表现的喜好,用心构思,精心创作,小巧玲珑扇子画便应运而生。

  元朝外族入侵,很多汉人要保护自己女眷,把女人关在家里面,尽量让她们少出门。明朝建立之后,民族压抑的情绪一下子得到释放,产生一种对民族遗产的过分推崇,导致了所有艺术的大复兴。随着社会相对的稳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文人的个性癖好有了展现的机会,一把扇子在手,出入茶楼酒肆,好生潇洒优雅,文人似乎多了几分书卷气。而女子手持一把扇子,娇美可观,既可作为纳凉之工具,又可作为遮羞之器物。上博藏有唐伯虎画的一幅仕女执扇图,仕女手持一柄不太大圆扇,扇面上绘有花鸟图案,美人神情专注,悠闲自在。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真。

  我们知道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商品经济大潮涌来,大量情色小说流行,曾秘不示人的春宫画,盛行于光天化日之下。政治黑暗,复加物欲横流,文人画家,要独善其身,何其艰难。而扇子画有其独特的隐伏、展示、寄情、方便等诸多功能,于尺幅之间寄托无限情谊,遂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备之物,久而成为一种风俗,延续至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6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鱼塘
   第C0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C04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真正的成功之母
明白
黑暗中的光明
扇画为何流行明代
今宵灯谜
奇异音乐会
和田玉的家底
智慧快餐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5扇画为何流行明代 2015-08-23 2 2015年08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