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尽天边娘好
  文 / 彭瑞高

  乡下教育落后,孩子们学历不高,因贫失学的更多。在他们漫长的人生中,熟语、农谚就是一本社会学教科书,教他们怎么处世,怎么做儿女,怎么做父母。

  一家之本是母亲,关于“怎么做娘”的农谚,在乡村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最早得知的一句,是“秧好苗好,娘好囡好”。这八个字说起来有点绕口,道理却浅显而深刻。后来又听到几句,越发觉得在农村,女性最重视的就是母德,既为儿女做榜样,更是为儿女谋幸福。如“买屋要看梁,娶媳要看娘”,说的就是母亲做得好不好,对儿女婚姻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有人把这一句说作“造房子看梁,讨媳妇看娘”,意思是一样的。显然,在农村当母亲最苦最累,有一句农谚——“吃尽滋味盐好,走尽天边娘好”——道出了儿女对母亲的血脉深情。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东家在说“丈母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时,西家却在埋怨“强盗女婿贼外甥”(有的女婿“吃里扒外”)。怎么处理好家庭关系,农谚里有巧妙的引导,如:遇到“公要馄饨婆要面”时,“会做媳妇两面瞒”就是一个很好的应对策略。成个家不容易,所以团结最重要,“家火不起,野火不来”,这句话是对“里戳出”和“败家精”最有力的警告。

  如果说,“人往高走,水往低流”、“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说的是普遍真理;那么,“乖人不吃眼前亏”、“行得春风有夏雨”,就显得有点世故、圆滑了。不过从总体看,向好、向善,还是郊区农谚的主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6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鱼塘
   第C0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C04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难忘小人书
抗战时奉贤北宋突围战
走尽天边娘好
乒乒乓乓说“閛”字
阿爷炒股票
巧捉“药胡翅”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走尽天边娘好 2015-08-23 2 2015年08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