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夜景为“天幕”
“景观歌剧”虽然并不是在上海第一次上演,但是以浦江夜景为“天幕”的创举,尚属首次。舞台就贴着黄浦江建,长圆形。因为长过30米,每次演员们从两侧分头登台,都要跑步前进。跑步前,还要登上好几级台阶。乐池,则如同剧场内演出一样,“埋”在观众席与舞台之间。坐在层层加高的观众席最后一排大约第20排的位置,也看不到乐手的头顶。
“酒杯”暗示茶花女
值得称赞的是歌剧《茶花女》的舞美。正如意大利导演马可·卡蒂尼承诺的,剧组在相对空旷的客运码头舞台上,造出了7个细脚伶仃,但是肚子不小、个头接近10米高的香槟酒杯。卡蒂尼曾表示,景观歌剧的舞美,必须与景观——也就是陆家嘴夜景和波光粼粼的浦江交相辉映。因而,舞美必须“透”,不能有“墙”,否则挡住了光和景。他觉得“玻璃”这个元素,既是陆家嘴的主体视觉,也是茶花女“强而脆”的命运象征。该剧开场,正是一场聚会,众人高歌《饮酒歌》,故而香槟酒杯的意象也很符合情境。只是,出于岸边防风的安全考虑,这些如柱般的“酒杯”没有做成透明玻璃状,而呈白色,可供投影。烛火在“酒杯”上若隐若现,同样暗示着茶花女,不过也只是可以燃烧的一小簇火,有一点光。
收获意外“场面”
严格说来,看景观歌剧,看的是场面。再绝色的意大利美女高音登台,也是只能辨清她的发色。而舞台两侧大屏幕,只供打中文字幕用。大色块,也是景观歌剧的舞美常态。凡是女性角色登场,都身着各种艳色。舞台中间还有一个“圆台面”,便于人物在表现冲突时“跳上跳下”,体现关系的变化。场面,还会因为浦江上往来的船只而产生“动感”。一会儿,霓虹勾勒的游览船缓缓驶过;一会儿,未经装饰、黑魆魆的运输船开来,也成为看景观歌剧时的意外收获。
耳朵留给歌声与音乐
美景虽然令人偶尔分心,但是耳朵终究是留给歌声与音乐的。来自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乐队首席丹尼尔·帕斯克乐蒂,以及佛罗伦萨五月歌剧院乐团首席多明尼克·皮尔日尼率领的上海国际青年管弦乐团,带来最为和谐动人的伴奏。而来自意大利著名歌剧院和上海歌剧院的男女主角,各自都有着或冲破云霄或哀婉心碎的歌声展现。现场音效不比剧场内的效果差。唯一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江边,阴冷,背后小风飕飕,需要坚持2个多小时…… 首席记者 朱光
演出快讯
今晚,在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上海最为“高大上”的标志性组成的天际线之前,景观歌剧《茶花女》正式首演。16、17日,还将上演世界经典歌剧序曲专场音乐会和中外歌剧咏叹调精粹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