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漂艺术家丰富海上艺坛
吴南瑶
■ 章愳 爱的本初 摄影
■ 柯罗夫 canvas 150x150cm
■ 夏阳 情侣 布面丙烯、剪贴、纸本
■ 郑宝成 承受生命之轻 雕塑
  ◆ 本报记者  吴南瑶

  ● 话题缘起

  “漂移”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态度。

  3月23日,第二届“漂移海上”展览将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序幕。透过这个展览,透过对海漂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态的考究,我们来思索,上海究竟给这些艺术家带来了什么,传承了百余年的海上精神,究竟该如何传承并创新?

  在商业发展尘嚣四起的今天,漂移到上海的艺术家们正不断累积着对于这座以“海”为名的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城市注入着文化的厚重感以及多元的活力。

  少小离家老大回。2002年,台湾画家夏阳定居上海。那年,他已经70岁了。1949年从湖南到中国台湾省,而后出于对现代艺术的热爱辗转意大利、西班牙、巴黎、纽约,“漂移”几乎是他生命的某种常态。他并没有想到,上海会以这样一种“稳定”留住了他。十几年来,年岁渐长的艺术家于虹桥金汇路的工作室内,以更有力的金属片雕展现出了当代艺术观念的东方神韵,延续了其视觉作品中的纯粹与天趣,更空灵而浑莽。

  吸引夏阳这样的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漂移海上”的,是对上海因何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派大本营的好奇,对这座城市的开放性的迷恋。

  2006年,在定居上海六年后,德国艺术家柯罗夫(Rolf A.Kluenter)开始拓展自己的艺术形式。之前,他基本沿用着旅居尼泊尔加德满都多年而获得的对于亚洲的想象,以及来自当地引人冥想的美。绘画材质多为尼泊尔手工纸以及那些用于手工纸制作的原材料。除了加入新的媒介,如摄影、影像,他开始实验用“叠化”的概念来处理他捻熟的手工纸,他将手工纸切成小片,然后将不同质感、形状乃至颜色的小片纸重新粘合成作画用的“新”材质,在他看来,这正是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比喻,拥有不同文化传统的街区、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不同情感之间相互融合。“就像一个人持续长途飞行,不断跨越时区,而生活在时差中,这就是上海给我的感觉,正是这种晕眩感,给予了我艺术上的刺激,”科罗夫说。

  在杭州工作、生活,沪杭线是上海本地艺术家章愳的日常轨迹,他命名自己的这种双城漂移的状态为“反向海漂”。从章愳身上,凸显解释了“海漂”的意义,更多地落在“漂”上。“漂”已不局限于一种地域概念,而是更多地拓展至思想和精神层面。章愳的中国画启蒙于马晓娟,深造于了庐。版画的兴趣来源于上海版画工作室,受教于卢治平老师,被王劼音激励。他自述自己对于当代艺术的感觉,能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华山美校地下室(施勇,钱畏康,金莉莉老师在学校地下室的装置探索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些上海本地艺术家对章愳艺术思考的形成几乎占据了其所有潜意识的部分。而今身处杭州的他,开始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反省对故乡的认识。

  十七八岁即来到上海的艺术家郑宝成说,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感悟完全属于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判断,也是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与对艺术的理解而转换。从夏阳、柯罗夫、章愳、郑宝成们的身上,我们体验到,漂泊不再带有乡愁的哀怨,而是具有“在流动中看到差异、重新构建文明”的进步性。这种进步性有时候来源于艺术家经常游历穿梭于东西方之间而得的感悟,有时候生发自他们直面失去文化根基、文化冲突的危机感。

  对于这座城市的期待,章愳给予了一种诗意的表达:期待上海变得温柔下来。上海已经为众多四处漂泊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能量场,在这样一个大时代,漂移并不孤独,它是聚集和接受。对个体而言,能够漂出去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能力。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漂移带来的是一种能量的碰撞和聚变。

  本届展览共有36位艺术家入选,半数为年轻艺术家。他们代表的正是城市文化的一种“成长性”,一种对于“流动”与“丰富”的潜在追求。期待他们成为这座城市智慧激发与聚合的加速器,与这座城市一起重塑海上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家装专版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海漂艺术家丰富海上艺坛
寻根溯源,我们需要更多“艺术工匠”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C01海漂艺术家丰富海上艺坛 2016-03-19 2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