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法进入理性之年
张瑞田
  ◆ 张瑞田

  与书法家们闲聊,当然要聊书法市场。书法市场是黄金屋,是颜如玉,接续着书法家的荣辱,焉有不谈之理。

  只是谈起书法市场时,精神有点萎靡,今不如昔的哀叹,饱含着旧日的风华和现实的茫然。他们觉得,书法市场的繁荣时期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书法市场的萧条,是书法家收入的减少。的确,数万元、十余万元一平方尺的书法作品一夜之间没了踪影,经常在媒体上吹嘘自己商业价值的书法家也越来越少了。不管是画廊,还是一对一地卖字,明显感觉到市场需求不再强劲。

  原因多种多样,不管是“反腐说”,还是书法市场强弱的“周期说”,都没有力量说深说透书法市场的所有问题。在我看来,昨天的繁荣是粗放型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收藏、雅贿、洗钱、包装、炒作、变现,与书法市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塑造一系列书法家富翁的社会结构。既然昨日的书法市场有那么多的不稳定性,自然不会可持续发展,在一个时间节点上戛然而止,极其正常。

  牢骚太盛防肠断。其实,书法家们没有必要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仔细思考昨日书法市场的供求关系,我们最深的体会应该是,如此下去,对书法艺术的伤害是剧烈的,对书法家的戕害是史无前例的。

  繁荣与虚荣是并行的。昨日的书法市场“繁荣”,有没有价值基础,是不是真的繁荣?尽管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历史性地增加了收入,并步入时尚消费者的行列,我依然觉得,昨日的书法市场值得怀疑和反思。第一,什么类型的书法家的作品有市场?第二,数万元、十万元一平方尺的书法作品果真艺高价值吗?第三,书协组织的市场垄断性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凡此种种,我们似乎都缺乏必要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到了2016年,我们要对新的一年有预期,有规划,也要对昨日有怀疑,有反思。怀疑与反思,不仅仅是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更好地发展。

  我看,今年是书法市场的理性之年,也就是说,高价位的书法作品将被冷落,尤其是非艺术因素推高的书法作品将面对需求与价格大幅下滑的境地,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经得起艺术推敲,有文化内涵,价格合理,并存在价值上升空间的书法作品。以往对那些在书协组织担任领导的所谓大名头的青睐会适当修正,一批有扎实的传统功力、有思想的书画家会被重新认识。另外,一些有特色的书画作品会得到进一步的认同,比如文化名人、文学名人的书法作品,以及手稿、手札,将以它们独到的笔墨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博得人们的重视。

  有人说,今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困难的时期,我没有那么悲观。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市场,不需要一个疯狂的市场。理性的市场可以长久,疯狂的市场一定短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家装专版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她不只是波洛克背后的女人——克拉斯纳
书法进入理性之年
艺术市场“3·15” 不能全靠一部新规
《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提出五项新制度
广告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2书法进入理性之年 2016-03-19 2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