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冷月幽兰 壶艺双璧
储有明
■ 朱剑芹制『冷月幽兰壶』 乔勇 摄
  ◆ 储有明

  由书画家题辞作画、壶艺师制壶镌铭,这种双璧辉映的合作方式在艺坛由来已久。上世纪四十年代,海派书画大师吴湖帆、唐云与紫砂大师顾景舟合作镌制的相明石瓢壶,不仅在艺坛留下一段佳话,还成为今天艺术品市场上矜贵的奇货。

  与吴湖帆同样艺出吴门,并在海上画坛声誉相伯仲的艺术大师,被旷世巨擘黄宾虹推崇为“近代画家革命巨子”的陶冷月,终其一生,虽未与紫砂结缘,却在他诞辰121周年之际,由顾景舟再传弟子、徐汉棠衣钵亲授、紫砂女艺术家朱剑芹为其度身制作了一款“冷月幽兰壶”;从而为海派书画与紫砂壶艺的再次结缘赓续辉煌。

  朱剑芹曾在乃师徐汉棠的亲炙下,将湮没达二百年之久的紫砂壶精典“曼生十八式”,在紫砂界第一次按原样整体复原。由于具有制作曼生石瓢壶的扎实功底,朱剑芹在复原祖师顾景舟的相明石瓢壶时驾轻就熟,不仅在整体造型和盖、把、流等细节上如出一辙,连泥料选材也一般无二。壶的正面雕镌着陶冷月大师的书画名作“芝兰松石图”;壶的背面镌铭着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篆额“冷月”,这是陶冷月先生的“新中国画”1924年首次在无锡展出时,章太炎先生欣然命笔题写的。名书名画,珠联璧合。

  目前,“冷月幽兰壶”和湮没二百年重新面世的“曼生十八式”都在上海延安饭店二楼“朱剑芹紫砂艺术作品展”中同时亮相;紫砂艺术爱好者们可在现场观摩比较从陈曼生到顾景舟二百年来石瓢壶的演变沿革,以及朱剑芹继承祖师顾景舟、乃师徐汉棠衣钵,通过手工古法打身筒、镶身筒重现紫砂壶艺经典辉煌的精湛技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家装专版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杨和岳山水画长卷印象
独创鸟虫新境的方介堪
青田石雕《灵猴献寿》
冷月幽兰 壶艺双璧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08冷月幽兰 壶艺双璧 2016-03-19 2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