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对这些为了子女在剑桥买房、买了却又空关闲置的中国买家满肚子不高兴。剑桥居民斯考特认为,当地人买不起房子都得怪中国买家。
英国媒体和剑桥居民将剑桥房价上涨归咎于热衷“买买买”的中国买家,这逻辑看起来合情合理,不过还真经不起细细分析。
就在3月18日,同样是《卫报》网站发表的一篇报道便指出,剑桥房价的走高可不是最近才有的事。上世纪70年代,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出资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高科技园区——剑桥科学园。这个被称为“硅泽”的地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从而带动了剑桥郡二十多年来房产升值。
英国房产网站Home.co.uk的数据显示,2015年剑桥郡的平均房价比1995年上涨了456%。其中,房价上涨最迅速的是1995年至2000年,5年涨了94%,2000年至2005年涨幅为51%,2005年至2010年为29%。可见,2010年至今50%的涨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撇开正常的房价上扬不谈,就说为了孩子购买学区房、希望子女能从小接受剑桥校园文化熏陶的家长,也不仅仅只来自有“孟母三迁”故事的中国,有条件的英国“虎妈”们也同样对好学校、好学区虎视眈眈。
有数据显示,一家英国小学若获得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更高的评级,那么学校附近的房价也会平均上涨数万英镑;评级每增加一级,学校周边的物价就会增长约0.5个百分点。
更何况,中国买家绝不是英国房产的主力海外买家,出手阔绰的俄罗斯、阿拉伯买主更加钟情于英国房产。
所以,对于剑桥人买不起房的抱怨,中国人还真是“躺枪”了。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