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电信诈骗引发的悲剧不绝于耳。昨天,又有噩耗传来:长春一所大学的一名云南籍男生,被骗光5000元学费后失联多日,现遗体已找到。
此前,广东揭阳一即将上大学的女生,被短信骗走学费1万多元,无颜面对家人。她在社交平台中说:“当你看到这条说说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自杀了,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太蠢了……”8月29日,警方在海边找到了她的尸体。再往前,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遭遇助学金诈骗后,在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全国震惊。
一系列悲剧发生后,人们谴责骗子的同时,竟也有不少声音开始反思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认为他们“挫折教育缺失”、“抗压能力不足”。我想,大部分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同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永远无法体会徐玉玉们的“心碎”。
记得大学毕业刚进报社不久,曾去云南采访扶贫志愿者。在大山里遇到一家人,祖父打柴摔断了腿,因为没钱治疗,就一直荡着。父母生病没钱治疗去世了,家里的兄弟俩只有一套完好的衣服,谁出门谁穿。当时刚工作的我身上也没有多少现金,把仅有的150元捐给了他们,一家人都跪下了……
十五六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变化,但在一些农村地区,贫困依然存在。徐玉玉在其作文《我的家庭》里说:父母已年近半百,过了半辈子了呀,还没跟我们姐妹俩享一天清福呢。所以,我一定要很努力地学习才能报答我的父母……这些女孩,不认同辍学打工或早早出嫁的生活,为走出农村,她们用尽心力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确不能带来良好的人格养成和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她们是应试教育的囚徒,但应试教育也是她们的希望。
徐玉玉们的悲剧中,我们可以反思很多:电信运营商的管理缺位,银行业务的风控不足,信息泄露缺少遏制手段,当然,还有案件侦破和追赃的短板……我们唯一不该质疑的,是这些孩子的脆弱。
社会进步要靠悲剧推动,已经是一种悲哀。悲剧发生后,如果没有进步,那会是更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