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禁烟,普速列车为何不禁烟?近日,面对媒体的质疑,铁路部门回应,因普速列车行驶时间长,出于人性化设置吸烟区。
“人性化”的确是一个很体面的挡箭牌,但不能成为给吸烟者“开口子”的借口。铁路部门给出的理由,也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行驶时间过长,就能“网开一面”?所谓“过长”,本就是个模糊的概念,6个小时算过长?5个半小时就不算了?1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又该怎么办?不是照样全程禁烟?
有人要说了,飞机上禁烟,和高铁动车一样,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是怕在全封闭空间引发火灾,二是怕烟雾引发传感器报警。没错!但是,普速列车车厢内一旦起火,也是非常危险的。更重要的是,吸几个小时的二手烟,将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其次,铁路部门说,普速列车车厢内禁烟,只能在通风的车厢连接处吸烟。借用控烟界流传的一个比喻——在室内设置吸烟室就像在一个泳池内设置小便区。研究发现,烟草燃烧排放的颗粒物比PM2.5的粒径更细,如果不是精密设计过的通风和过滤系统,不可能挡住烟雾。也就是说,普速列车的所谓吸烟区,根本无法完全隔离二手烟。
所以,一旦有人在列车里吸烟,包括老人、孩子、不吸烟的旅客,以及吸烟者本人在内,都难逃二手烟的伤害。世卫组织甚至认为,只有100%的无烟环境才能保证彻底隔绝二手烟。
第三,铁路部门说,建立吸烟区是为了避免个别旅客随意在车厢内吸烟。
不难发现,普速列车的禁烟之争,实际上是当下“室内全面禁烟”之争的一个缩影。如果说前两点讨论的是要不要对吸烟室“一刀切”、如何保障烟民的“吸烟自由”,那么第三点讲的就是执法问题。
要杜绝旅客在车厢内吸烟,对策绝非设立吸烟区,而是加强执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对于在列车禁烟区域吸烟都有明确规定。另外,普速列车也应像动车那样,鼓励旅客到站后下车到开放场所吸烟,以最大限度保护不吸烟人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