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滥用战场“合同工” “美式战争”呈现“私营化”
于晓晶
■ 乌克兰顿巴斯地区亲俄民兵展示缴获的疑似美籍雇佣兵护照(资料图)
  近年来,私营军事承包商乃至纯粹的雇佣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美国《大西洋月刊》8月刊文称,雇佣兵已成为美国政府派往反恐战场的重要力量,这意味着战争正逐渐被私人承包,“美国大老板”不必出兵就能打仗,还能随时与前线士兵“切割”关系,因此使用战争手段的“心理门槛”急剧下降。

  “私人部队”主导战争

  所谓雇佣兵,就是用金钱招募人员组成的“部队”,不分国籍和民族,现代雇佣兵机构更愿意自称是“私营军事公司”或“军事承包商”。虽然此类机构通常把“军事化训练和安保服务”作为公开宣传的重点,但接受“政府订单”,为国家提供“战争服务”,才是主要的赢利途径。

  据报道,自2009年以来,阿富汗战区雇佣兵与正规军的人员比例从1∶1逐渐提高到了3∶1。美国政府2014财年的数据显示,五角大楼用于联邦合同的拨款高达2850亿美元,其中约45%支付给了私营军事承包商。目前,阿富汗境内私营军事承包商的“员工”占美国驻当地军事人员总数的75%,他们负责训练阿富汗国民军、开展针对塔利班的侦察等工作,其中约10%的人持有武器,可以直接参与战斗行动。

  《大西洋月刊》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持续时间远远超出美国政府最初的预期。开战之初,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曾乐观地认为“能够轻易取胜”,时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也夸口,战争“也许会持续5天、5周,但绝不会超过5个月”。然而,反恐战争最终成了美国大兵难以脱身的泥潭,时间久到没人愿意再上战场,兵源出现枯竭的苗头。在这种局面下,白宫决策者只有三条路可走:其一,不管不顾地从战场上脱身,这意味着过去的决策失败;其二,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但会招来国内民意的反对;其三,求助于私营军事承包商。华盛顿的政客们显然不会愿意选择前两条路,那么大量起用军事承包商就成了唯一选择。

  “私营战争”隐患频现

  大量使用私营军事承包商,虽然有着“随叫随到,用完就扔”的爽气,却客观上给美国海外军事行动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战争规模可能失控。在美国国会看来,雇佣兵不能算作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不受“战区兵力帽”(战区投入兵力的最高额度)的限制,“只要有钱,五角大楼就可以向战区派遣更多雇佣兵,美国政府不会跟踪雇佣兵的人数。美国民众不会知道,在战区作战的美方实际武装力量远超报表中的数字”。

  以打击肆虐中东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为例,为避免引起公众不满,2014年,奥巴马仅向伊拉克派出274名美军士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渐增加,最终增至4647人(截至2015年9月),这是美国国会限定的“战区兵力帽”上限。不过,如果相信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人员只有这么一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美国还向伊拉克派遣了另外4970名武装人员,他们来自私营军事承包商,这使得白宫派往伊拉克的可支配军力达到近万人。

  其二是雇主的国际名声可能受累。雇佣兵不受政治和军纪约束,只根据雇主指令实施各种暴力行为。一些军事承包商还在战区大量招募当地“分包商”,导致人员结构鱼龙混杂,难以管理和约束。2007年,美国私营军事承包商黑水公司的一队雇佣兵在巴格达射杀17名平民,事件曝光后,不仅遭到国际社会谴责,还在美国国内引发一场政治风暴。2010年,美国参议院一项调查发现伊拉克当地分包商参与谋杀、绑架、贿赂、私通敌人的证据,而美英合资的一家私营军事承包商在阿富汗当地雇佣了两家军事公司(代号“怀特先生”和“平克先生”),经常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

  “战争手段”失去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私营军事公司可以为雇佣兵们提供各种作战装备,从单兵武器到武装直升机应有尽有,这也导致国际军火黑市异常繁荣,武器走私越来越难以管控。另外,私营军事承包商从全球招募人手,以“美方军事人员”名义出现在战场上的雇佣兵实际上大多不是美国人。五角大楼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阿富汗的美国雇佣兵中仅有33%是美国公民。尽管雇佣兵们大把大把地挣着钞票,但其中很多人的命运却十分凄凉,甚至死得无声无息。据报道,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阵亡的雇佣兵人数已经超过正规军人,而战争初期时伤亡的雇佣兵人数只占总伤亡人数的10%。不幸的是,雇佣兵们的实际阵亡人数至今不得而知。

  更令人不安的是,大量使用雇佣兵会让白宫决策者越来越轻率地使用战争手段达成政治目的,原本用于管控政府行为的法律程序也将失去作用。《大西洋月刊》指出,“他们(指私营军事承包商)不向美国国会负责,也不受国家的出兵条件限制,更不会像军方或政府情报机构那样在《信息自由法案》逼迫下公开某些秘密。只要雇主拿出足够的钱,他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为雇主办事。这种‘工作模式’非常适合执行一些见不得光的秘密任务”。有分析人士预测,如果目前的势头持续下去,将来走上战场的美国军事人员将有80%至90%是雇佣兵。这个趋势显示美国政府正变得越来越依赖私营企业发动战争,并可能成为美国的一个战略弱点。  于晓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大购网专版
军界瞭望
老坦克兵把守北约“东线最前沿”
敢死队驾独木舟勇闯德军禁地
入叙作战的“科尔库特”高炮
我军参加东盟救灾与军事医学联演
滥用战场“合同工” “美式战争”呈现“私营化”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B05滥用战场“合同工” “美式战争”呈现“私营化” 2016-09-12 2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