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丰港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海河联运构架日渐清晰,大丰联系长三角核心城市,以及苏中苏北广阔腹地的黄金交通区位再度凸显,辐射效应逐步显现。
崛起的大丰港
最近大丰港喜讯不断,今年5月17日,大丰港正式开通至上海港集装箱直达航线;下月底,大丰港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将正式开通,这条“海上高速”投入使用后,将为大丰港口转型发展和功能提升提供强劲动能,助推大丰港融入国际港口运输体系。
“沿海开发,港口是龙头”。在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区委书记王荣眼中,大丰港承担着“盐城沿海龙头港、中国中部沿海中转港、上海港的喂给港、中韩贸易干线港”的重要历史使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在大丰叠加,为大丰港的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大丰港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目前已建成万吨级泊位17个,开通国际航线9条,集装箱航线班轮密度达到每月56班,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094万吨、集装箱20.4万标箱。到2020年,大丰港将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形成以15万吨级泊位为龙头的码头集群,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
聚集百亿产业群
沿海是大丰发展的最大希望与潜力所在。近年来,大丰突出港区优势,围绕港口布局临港产业,迅速聚集了一批优势产业体系。新能源、石化、冶金、生物医药、木材加工等五大临港主导产业已具规模,特钢新材料产业园、石化产业园、木材产业园、石材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石化新材料、高端造纸、港口物流等一批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依托港口优势,风电产业在大丰发展迅猛。随着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美国迪皮埃叶片、南通海工塔筒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在大丰“落地开花”,大丰风电产业“葡萄串”效应不断显现,逐步形成了从风电装备、制造与出口到海上风电工程、海上风电服务的全风电产业链。
与此同时,海洋生物、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世界首台套兆瓦级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海洋生物产业园建成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盐土农业科技园,亚洲最大的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基地建成启用,国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B型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
大丰沿海开发不断深入,一条港口带、城市带、产业带、旅游带,在江苏东部海岸线上已十分清晰。在大丰这条黄金海岸线上,一个个码头展露雄姿、一个个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兴产业日新月异,一个个旅游景点夺人眼球。大丰正迸发出无限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特约记者 周昕 通讯员 李晓娟
本报记者 梅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