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一张照片说起
姚仞青
  姚仞青

  梅葆玖的一生几乎都被戏迷关注,我曾亲眼目睹戏迷对他的热度。手头有一张我与葆玖等四人合影的照片,是2014年在上海淮海中路光明邨大酒家聚餐时拍摄的。当时我们四个人在一张桌上,用餐完毕后,我向葆玖提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梅兰芳剧团首席小生名角姜妙香在南京收徒,有很多女青年听说梅兰芳儿子也来了,都来观看。当葆玖要离开饭店上汽车时,有几个女青年还围着汽车不走,继续细看车内梅葆玖,司机急着关车门,伤了一位女青年的手指。我边说边做一个伤指头的模样,平时沉稳随和的葆玖听了,不禁激动地站起来说:想起来了,是伤了一个手指。旁边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吴迎副会长和上海梅剧进修会杨畹农会长的大公子杨开基二人听了也感叹不已。此情此景被朋友拍了下来。

  我和梅葆玖的进一步熟识正是在南京的这次聚会上。当时我和姜妙香先生来往不少,因为他的两个上海弟子——小生名家许锦佑和龚志嘉是我的好友,我经常为他们在舞台上或电台操琴,后来还常到借住在东方饭店的姜妙香家中为姜先生操琴。那次是在南京一家有名的酒馆吃中饭,梅葆玖也被姜妙香邀请参加。饭后我们一起下楼,才目睹了葆玖被戏迷包围的场面。

  葆玖受戏迷爱戴,绝非偶然。不过,他成为梅家唯一的传承父亲衣钵者,倒是大大出乎他父母和他自己的意料。那是当他父亲精心培育的徒弟——著名青年男旦李世芳不幸因飞机失事人亡后,在费心费力难选接班人时,才猛然发现十岁的葆玖很像自己,嗓音、扮相和音乐天分都很好,只是从未演过戏。梅大师就请了自己的师父——号称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的侄儿王幼卿来为葆玖启蒙,他自己的琴师王少卿也共同为葆玖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由梅大师亲自教授梅派唱做,学了《三娘教子》、《玉堂春》、《凤还巢》等戏。他的第一次内部演出《三娘教子》,是在上海原卢湾区一个学校的大礼堂内,我也很幸运地观看到梅葆玖最初的舞台形象。我们这批戏迷对他的嗓音韵味十分满意,认为若在身段方面再下功夫,则前途不可限量。总之,梅兰芳的继承人已非葆玖莫属了。

  最初为葆玖操琴的也是王少卿,二胡是姜凤山,王少卿作古后,即由姜凤山操琴多年。姜的特点是音准,常常花腔迭出,却又懂得收敛,风雨不透地托着演员的行腔、吐字、用嗓、气口,他对梅葆玖的成长功不可没。他也是我的好朋友,无话不谈,他享年九十,后由他的外孙舒健为梅葆玖操琴。

  葆玖最初继承父亲衣钵时,即以嗓音甜美圆润而被观众喜爱。梅葆玖不仅在传承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创造了个人的演唱艺术特色。中国和外国,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正是他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之一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秋岚随想
请你再多堵一会儿
从一张照片说起
儿时扯菱
万事如意(剪纸)
修眉毛的男人们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从一张照片说起 2016-10-10 2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