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海澜传
董 煜
  董 煜

  14.竞争激烈

  燕大如画的校园和西化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世家子弟,有位考生回忆,他家在南方,也一直在南方上学,他完全可以就近去复旦、圣约翰、中央、金陵等名校读书,可是因为燕京如日中天的名声,使他执意要北上赴考。别的学校报名截止时间是下午五点,燕大却提前了一小时,等他匆匆赶到,校方的工作人员已经收拾资料准备离开,在他再三说明自己的情况请求通融之后,工作人员才为他报名登记。以后,他同时被南开和燕京录取,可他志在外交,还是放弃了南开选择燕京。从他当时的描述来看,能进燕大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据说,曾国藩的17个曾孙都是燕大的学生,梁启超的5个孙子和孙女也都在燕大读过书,很多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商人的子弟,都把能进燕大读书看成一种时尚和荣耀。

  燕大能被那么多考生垂青,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实行考试制度之后,燕大考生报考和录取比例一直在6:1左右。就是侥幸进去了,也未必能顺利毕业,司徒雷登实行了在校学生淘汰制,据当年燕大医学预科的学生回忆,同她一起入学的70名学生,最后毕业升入协和医院的仅30余人,淘汰率近50%。据校档案记载,有时一年之中,就有43位学生因成绩不合格而被劝退。

  1928年5月,为检验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中国教育部对国内14所私立大学的学生进行了特别考试,结果得分最高的是两名燕大学生。与其他学校相比,燕大一、二年纪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最好的。同年,美国加州大学对亚洲高等院校的学术水平进行调查,燕大被列入全亚洲最好的两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并认定燕大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美国的研究生院读学位。这些评价说明,短短数年,燕京大学已经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列。

  此外,燕大还与许多美国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哈佛大学共同建立了“哈佛燕京学社”;与普林斯顿大学合作成立“普林斯顿——燕京基金会”,创办了法学院,开设了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和社会学系;燕大新闻系与美国一流的密苏里大学新闻系合作办学,每年的毕业生都成为各大报社眼中的香饽饽,供不应求;自然科学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上完燕大的课程就相当于完成了医学院的预科,因此吸引了许多愿意成为白衣天使的优秀女生。司徒雷登还要求,燕京大学的学生必须在双语环境下工作和学习,教师们自由选择用何种语言授课,来访学者举办讲座也从来不配翻译,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自然大为受益。

  燕大严谨的治学方针和良好的学校氛围,为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专家学者。

  为燕大的发展呕心沥血的司徒雷登,自己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

  那时,司徒妈妈已经去世。说起司徒妈妈,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自打司徒雷登的父亲1913年去世后,母亲就一直跟着儿子,先是南京,后是北京。她是个闲不住的老太太,儿子忙自己的事业,她也参与创办了中国第2所女子学校,为社会最低层的穷人家的女孩提供学校的一切所需,衣、食及学习用品,录取条件只有两个,一是不能缠足,二是学校有权否定女孩父母的包办婚姻。

  司徒妈妈是个和蔼而快乐的老人,有思想、有理想,不顾自己年岁已高,仍热衷参与公共事务,常倾其所有给其他人帮助,整个燕京大学的师生都亲热地称她“司徒妈妈”。她为中国服务了整整50年,为了庆祝,司徒雷登还特地把母亲以前资助教育过的学生一并请来热闹了一下。谁知,在过完80大寿之后不久,身体一向健康的司徒妈妈却离开人世追随丈夫去了。一年半以后,体弱多病的司徒妻子艾琳也撒手人寰,等司徒雷登的独生子杰克去美国上学之后,临湖轩就只留下了司徒雷登孤身一人。

  司徒雷登白手起家,创办了一所一流的大学,学生的就学环境和教授的生活待遇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可作为校长,司徒雷登却依然遵循着传教士的习惯,过着极其清贫的日子。那时,燕大教授的月薪是360元,司徒雷登是校长,但也跟大家一样拿360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摩拜”实验,商业创新出行方案
傅海澜传
同和里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0傅海澜传 2016-10-10 2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