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旅游“性价比”
郁晶陶
  郁晶陶

  一天玩8个景点,价格100元,是不是超值?表面上看是这样,但细想后会觉得,这行程未免太赶了,这价格未免太“梦幻”了。

  有记者在黄金周期间体验了一下这个“南京一日游”,不仅100元的价格有水分——仅包括导游费和车费,另需支付260元门票钱,途中还被导游收取了90元餐费和景区交通费——而且整个行程非常吃紧,有的景点被跳过,团费却没退一分。

  偶然发现,有一篇2001年的报道也是讲某旅行社的“南京一日游”成了“急行军”,不过“性价比”更高:135元游完9个景点;不收餐费,只是导游带去的“定点餐厅”价格离谱。

  15年过去,这样的“一日游”依然有市场,依然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我想,一方面在于人往往有追求“性价比”的本能,在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之下,缺乏经验的游客很可能被表面的“实惠”和“省事”蒙蔽。何况我们的旅游市场正在涌入大量的新消费者,他们对类似产品的欺骗性了解得就更少了。另一方面,确实存在不少游客,只需“走马观花”就好,如此“一日游”,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但其中的价格水分、权益受损,恐怕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追求“性价比”,很正常,但标准不同,得到的体验肯定不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同“急行军”式的行程安排,宁缺毋滥、深度体验,成为很多人考量“性价比”的重要标准。此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利程度提升,不少人的出行带有非常具体的目的:比如,居住在上海,到北京看一出话剧,居住在中国,到国外看一场演出或球赛——顺便在当地玩一下。对这样的游客,“具体目的”实现得如何,是评判“性价比”的重要指标。

  不同诉求的游客,带来不同商机。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该是一个趋势,也是旅游市场升级的机遇所在。但提升了上限,也要守住下限。诚实经营,是下限。比如不规范的“一日游”,就应该清理,虚假宣传、巧立名目收费、不遵守合同约定等问题若一直存在,败坏的是旅游市场的诚信氛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旅游“红黑榜”意义在曝光外
树不会长到天上去
旅游“性价比”
为养老插上“互联网+”翅膀
化学寿桃
告别烂片模式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旅游“性价比” 2016-10-10 2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