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俄罗斯与美国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谈判破裂,关系急转直下,对抗显著升级。美俄闹翻原因何在?会不会爆发直接冲突?或是陷入新冷战?本期“论坛”特请专家作一分析。
1 目标相差太远 难有妥协空间
问:美俄最近在叙利亚问题上是怎样闹翻的?原因何在?
答:近日叙利亚局势再次出现反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出现尖锐冲突。
9月上旬,美俄达成叙利亚7天停火协议。但是9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误炸”叙利亚政府军阵地,造成重大伤亡。9月20日,联合国运输人道援助的车队在叙利亚遇袭,美国指责是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军所为。叙利亚政府宣布停火期限已到,重新打击反政府武装。美俄停止关于停火的磋商,互相指责对方导致局势恶化。10月8日,法国和西班牙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在叙利亚设禁飞区的提案遭俄罗斯否决,俄罗斯的提案也遭美英法否决。
俄罗斯和美国及西方国家之所以再次反目,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美俄在叙利亚存在根本利益冲突,目标相差太远,暂时难以找到妥协空间。美国一心推翻巴沙尔政权,虽然在俄罗斯卷入叙利亚局势后难以迅速实现,但仍然是美国终极目标。而俄罗斯为了维护自己在叙利亚军事基地的安全和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力挺巴沙尔政权,直接军事支持叙利亚政府军。
其次,目前叙利亚政府军在战场上占据一定优势,在战略重镇阿勒颇争夺战中处于主动位置,如果政府军攻占阿勒颇,反政府武装将再难对巴沙尔政权形成压力。因此,美国竭力阻止叙利亚政府军控制阿勒颇,试图建立禁飞区就是为了打消政府军的空中优势,俄罗斯则以反恐名义直接参与对阿勒颇周边反政府武装空中打击。
第三,目前正值美国大选,美国无暇在叙利亚采取重大行动,俄罗斯认为这是自己的战略窗口期,要抓紧时机赢得战略优势和有利地位,因此频频行动,似乎暂时掌握主动权。
2 美俄背后操盘 叙局势更复杂
问:美俄闹翻对叙利亚局势有何影响?
答: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针锋相对互相博弈的趋势对叙利亚显然具有不少消极影响,使得叙利亚局势更为错综复杂,难以获得顺利政治解决。
现在叙利亚虽然存在各种政治和军事力量,但能够最终左右局势走向的无非是美俄两个最大操盘手,叙利亚冲突各方要在今后获得政治地位,都必须得到美俄承认乃至支持。因此从全局而言,如果美俄两国战略利益相差太远,不能达成政治妥协,叙利亚危机就不可能真正找到政治解决办法。
从政治层面看,美俄两国会继续各自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并试图帮助他们获得军事优势。目前叙利亚冲突各方主要有叙利亚政府、温和反对派联盟、库尔德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其他极端武装派别。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美国支持库尔德武装和所谓温和反对派武装,名义上两国都反对和打击“伊斯兰国”。为了实现自身战略利益,美俄都会加强对相关派别的支持,而在获得支持后,叙利亚冲突各派会更有恃无恐,也使他们之间的政治谈判和妥协进程更困难。
从军事层面看,叙利亚冲突各方都不具备压倒性军事力量,没有美俄直接支持就没有彻底打垮对方的军事能力,而美俄也不会允许对方的武装组织拥有这种军事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一直以反恐名义空袭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美国从以前的“误炸”到现在的直接威胁空袭叙利亚政府军。如此一来,叙利亚各派通过在战场上决出胜负从而彻底解决危机也无可能,内战时间将延长,战事造成的伤亡也将更大。
3 博弈领域扩大 出现直接对峙
问:美俄在其他问题上如何针锋相对?
答:由于近年来的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俄罗斯和美国以及西方的关系已经陷入冷战以来最低谷,双方已经形成某种程度的对抗关系。而这种矛盾在各种问题的不断推动下还在日益升温,使得美俄两国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直接的对峙和互相攻讦。
近日,美国异常罕见地向媒体开放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俄亥俄级核潜艇载有24枚三叉戟战略导弹,每枚导弹可以携带8到12个核弹头,是美国主要的核打击力量。美国此举显然意在显示核威慑力量,而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宣布暂停执行以前与美国达成的削减武器级钚等内容的核协定。俄罗斯还宣布在远东地区组建重型轰炸航空兵师,将包括TU95、TU160和TU22M各种战略轰炸机,作战范围直指美国夏威夷和关岛。
俄罗斯还宣布派遣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编队进入地中海叙利亚沿海地区,参与打击恐怖组织的军事行动,并准备在叙利亚建设永久性军事基地。俄罗斯在叙利亚部署了强大的防空力量,针对美国威胁轰炸叙利亚政府军的言论,公开表示在叙利亚的防空导弹将保护叙利亚政府军,并话中有话地说导弹不长眼睛。俄罗斯甚至放风,考虑恢复在越南、古巴等以前友好国家的军事基地。
而美国除了在军事、政治上的准备以外,还和英法等国一起指责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局势,认为俄罗斯在阿勒颇地区的空袭是战争犯罪行为,威胁要对俄罗斯甚至普京本人提出国际刑事指控。美国还指责俄罗斯通过黑客窃取美国政党的档案文件,直接卷入甚至干预美国总统选举进程。在最近公布的关于去年7月马航M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被击落的调查报告中,西方依然把主要责任引向俄罗斯。
总之,美国以及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龃龉已经不限于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博弈,而且都力图在道义上将对方妖魔化。
4 不想正面对抗 不会爆发冷战
问:美俄关系前景如何?会不会爆发直接冲突?或是陷入新冷战?
答:应该说美国以及西方目前与俄罗斯存在结构性矛盾,也就是在全球战略格局上双方对彼此的地位认识存在严重偏差。俄罗斯认为自己仍然是世界大国,而且还要进一步复兴,应该在世界主要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应该有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范围,美国和西方不应该在这个范围内挑战俄罗斯的影响力。美国则认为俄罗斯只能算地区大国,不享有什么地缘政治特权,也不具备在世界所有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和地位。尤其是对普京,美欧普遍定性为已经是个专制威权型领导人,不符合西方价值观。在普京执政期间,美欧不可能与俄罗斯根本改善关系。
在这种结构性矛盾短期内看不到可以解决或至少是缓解的情况下,再考虑到普京很可能在2018年总统选举后继续执政,俄罗斯与美国乃至西方总体关系的前景不容乐观。在普京第一次出任总统时,俄罗斯只有在美欧直接在俄罗斯周边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挤压时才进行有限度的反击,而现在俄罗斯与美国欧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存在矛盾冲突,而且双方似乎也没有要控制矛盾冲突的意愿。
在传统安全领域,俄罗斯与美欧在东欧、中亚、中东等地区都在进行各种博弈。在政治领域,西方舆论对俄罗斯政治进程、政治模式进行全天候批判。即便在一些次要领域,双方也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比如围绕奥运会兴奋剂问题双方的各种明争暗斗。
另外,美国目前的总统选举对未来美俄关系也是一个变量。如果希拉里当选,美俄关系很难有什么变化,甚至会更糟糕。如果特朗普当选,考虑到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他在竞选中对俄罗斯与普京的一些褒扬,可能会有一些互动,但也很难扭转美俄关系总趋势。
尽管美俄关系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也不存在类似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的重启机会,但是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双方没有正面对抗的意愿。美国的战略中心在亚太,俄罗斯在中东和东欧的行动不足以威胁美国的总体利益并迫使其调整战略重心。在中东和东欧与俄罗斯全面对抗,要耗费美国大量战略资源,却得不到相应的战略回报,美国更愿意看到俄罗斯陷于这些地区的长期争斗中。
从俄罗斯角度考虑,其实俄罗斯缺乏与美国全面对抗的能力和手段,一直非常谨慎地在自己能够发挥作用的地区与美国展开有限的地缘政治博弈。之所以目前俄罗斯显得比较主动,是因为俄罗斯认为现在美欧都为国内问题所困,也都面临政府更迭之际,无暇采取比较坚决的行动。笔者估计,等明年美欧主要大国政府更换完毕,出台比较稳定的战略政策后,俄罗斯的行动将比现在谨慎。
至于爆发新冷战的可能性可以说完全没有,因为冷战的几大要素,比如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和竞赛、军事集团的彼此对峙等目前都不存在。局部地区地缘政治博弈间或存在甚至有时激化,会成为今后美俄关系的常态,但难以形成新冷战和全面对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