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纳米比亚长颈鹿保护基金会与德国哥德大学森根堡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却指出,从基因分析的数据发现,看起来模样差不多的长颈鹿其实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观点。
研究人员花费数年时间,在非洲不同地区对长颈鹿的基因样本进行了大范围的采集,覆盖到了所有已知的长颈鹿亚种。在实验室里,他们分析了190只长颈鹿个体的皮肤活检样本的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结果发现,虽然这些长颈鹿外表看起来相差无几,但实际上基因差异明显,分别属于四个完全不同、彼此独立的物种,即网纹长颈鹿(reticulated giraffe,G. reticulata)、马赛长颈鹿(Masai giraffe,G. tippelskirchi)、北方长颈鹿(northern giraffe,G. camelopardalis)和南方长颈鹿(southern giraffe,Giraffa giraffa),后两种分别有2个和3个亚种。
研究结果表明,四个长颈鹿物种很可能是两百万年前从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相互之间没有彼此进行基因交换的证据,不能杂交。科学家同样注意到,每个品种对栖息地的喜好是一样的,有些品种甚至生活在同一片地区。它们身体上的差别非常细微,很难加以区别。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也可以看出来一些,例如,网纹长颈鹿外表有呈多边形的褐色斑点,腿上有明亮的白色条纹,斑点有时呈深红色,并能扩散到脚部。马赛长颈鹿也称作乞利马扎罗长颈鹿,颜色比较深,外表斑点似葡萄叶,边缘呈锯齿状,底色为深巧克力色。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视为一个物种的大约9万头野生长颈鹿被定为“无危”(Least Concern)级别。“无危”物种又称“低关注度”物种,指现存的物种中已经被评估但是不属于其他任何分类的物种。它们既不是“濒危”物种、也不是“近危”物种,生存环境不需要保护。这一类物种受威胁的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然而新的分类使得长颈鹿有了截然不同的族群数量,有助于科学家确定哪些物种数量健康,以及哪些物种受到严重威胁,需要得到IUCN的保护。研究人员估计南方长颈鹿有44500只,而北方长颈鹿不到5000只,网纹长颈鹿数量8700头左右。考虑到过去30年间整个长颈鹿种群从15万只降至约9万只,北方长颈鹿和网纹长颈鹿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陷入困境。
“搞清楚长颈鹿有着四种不同的物种意义重大,虽然只存在微妙的区别,但是了解它们之间的遗传和分类关系可以帮助生物学家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护这些我们所知依然不多的超凡魅力生物。纳米比亚长颈鹿保护基金会生物学家朱利安·芬尼西指出:“有了四个品种的区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确定每个品种的保护方针,从而加入到IUCN的红色名单里。” 李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