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听众为用户
有数据显示,移动电台市场目前在国内出现了约3.5亿的用户规模,这次获十佳案例的《阿基米德FM》项目,就积极将听众向用户转化,与2800家广播电台一起携手助推传统广播向新媒体转型。传统广播有受制于收听时间和地域性强等弱点,但向新媒体转型后,大大释放了广播节目的能量,可在直播中实时地与听众产生互动,反馈、信源、交互、送花、打赏,让直播好听更好玩。目前,《阿基米德FM》已上线7000多档节目,用户覆盖96个国家及地区,湖北、贵州、江西、辽宁、广西、合肥、兰州等60多家省市级广播电台正式入驻使用。
贵州广播电视台打造互联网+智慧交通云平台,瞄准出租车市场,给每辆车增添车载智能系统,提供远程电子化管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银行卡快捷支付以及对交通广播进行收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多项功能。未来,该云平台将向私家车领域延伸,提供节目订制、交通订制等服务。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的“在南京”手机客户端则积极打造“本地生活圈”,实现“看新闻、听广播、享优惠、逛社区”等多种功能,上线一年注册用户量近40万,每月新增约25000人。平台与1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去年平台交易额已破1亿元,日交易量近1000单。
互动激发热情
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积极融合不仅建立了新模式,提升了影响力,许多节目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全方位立体呈现,改变了广播听众只听不看的习惯,甚至激发了广大用户参与制作节目的热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特别节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工匠”、“地名”、“戏曲”、“古村落”等记录、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由于新媒体与广播同步跟进,央广网、中央台“两微一端”全程互动呈现,反响十分热烈,如《方言季》就收到用户互动1500多条,微博阅读量800万。在表现即将消失的工匠,就制成一幅幅沙画,富有变化的沙画表现古老手艺,既有逐渐远去的手艺沧桑感,又有新平台传播的魅力,以此唤醒耳朵、增添视觉、直抵心灵。
《河南戏》APP也是传统广播顺应新媒体趋势所打造的。它以弘扬传统戏曲为己任,集收听、收看、资讯、互动于一体,利用河南广播电台近70年所保留的数千个剧目的海量资料和绝版经典,着重打造戏迷听戏、唱戏、互动的音频聚合平台。目前,其用户已达24万,平均日增1100人。未来《河南戏》APP还将打通艺术家与广大戏迷的沟通渠道,以弘扬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增强用户的黏性。
浙江电台的“全民开赞”采用了视频直播,观众锁定移动客户端,由此产生了“疯狂主播喜剧挑战赛”。这一来,观众从被动静听变成了主动挑战,平台、场景、形式、内容……全变了。由于全网推送,24个107秒的视频竟产生了千万级的播放量,吐槽、点赞数据突破了500万,可见网友互动之踊跃。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