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汇/动态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台湾第一支全男舞团首度来沪~~~
中国台湾第一支全男舞团首度来沪~~~
中国台湾第一支全男舞团首度来沪~~~
中国台湾第一支全男舞团首度来沪~~~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台湾第一支全男舞团首度来沪
胖子和帅仔舞出生命《速度》
朱渊
■“骉舞剧场”正在排练
  要是你认识苏威嘉就会明白,跳舞不一定能减肥;要是你了解陈武康就会知道,跳舞能让你“改邪归正”。一个最会跳舞的胖子,和一个差点做了“大哥”的帅仔,相识15年,终于成就“不用言语,只对望一眼,就知彼此”的最理想的搭档。由他们打造的中国台湾第一支全男舞团“骉舞剧场”首度来沪,于昨晚在上剧场献演成名作《速度》。

  让“大哥”改邪归正

  如果不是舞蹈,陈武康可能就是《古惑仔》里的陈浩南。“所有你们能够想象到的那些令人讨厌男孩会做的事,我统统都做过。”这样难以“服管”的男孩通常或许会被送去练武,而陈武康在海边的乱扭却让“慧眼识珠”的妈妈作出了让他去跳舞的决定。

  “舞蹈,让我的人生第一次获得了赞美;也让我躁动不安的心找到了安放处。”由于对舞蹈的执着和多年的勤学苦练,陈武康考取了美国排名第四的舞团 Ballet Tech,并得到世界级编舞大师Eliot Feld的赏识。

  2004年,回中国台湾发展的陈武康与苏威嘉以及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编舞家共同成立骉舞剧场。“骉”是“万马奔腾”的意思。这群不按常理出牌的怪咖,聚在一起进行创作。舞蹈家林怀民看过他们的演出后说:“他们更像是在玩,在游戏,很享受,很放松。”

  让胖子风情万种

  “骉舞剧场”的出现,给当时台湾阴盛阳衰的舞蹈界带来了一股截然不同的潮流,而所有人一眼就能记住这个舞团。

  问苏威嘉现在有多重,他害羞地笑笑,只比过去在舞校最瘦的时候重了30斤。“你哪里有瘦的时候?一直这么胖!”作为学长的陈武康,无情拆穿他。但其实,那时的苏威嘉确实比现在瘦,起码当老师拿着最大号却依然窄窄的舞蹈服对他说“穿得进,你就跳!穿不进,你就滚!”时,苏威嘉还是把自己“饿”到了规定尺寸。有人说:“是跳舞造就他舞台上风情万种的模样。”  

  在纽约“速度”走红

  《速度》是“骉舞剧场”成名作,当时在台湾首演时一度让他们的恩师“无言以对”到不敢上台“相认”。直到《速度》被媒体赞誉为:“犹如一场飨宴,各个舞段争奇斗艳,舞者展现轻快敏捷的肢体与精湛的戏剧天赋。”随后在2008年一举囊获“第六届台新艺术大奖”。“人在变,舞也在变,如同我们没可能一模一样地去学之前的舞步,我们也没可能让所有人都肯定我们的价值。做自己就好!”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观点
   第C04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专题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鲍勃·迪伦上午表示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和德加的芭蕾舞女一起起舞
为中华民居“造像”
胖子和帅仔舞出生命《速度》
新民晚报文体汇/动态A13胖子和帅仔舞出生命《速度》 2016-10-29 2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