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书山寻路~~~
书山寻路~~~
书山寻路~~~
书山寻路~~~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山寻路
万物皆奇迹
魏英杰
  魏英杰

  有一段时间,别说城里,农村都罕见鸟类踪迹。直接感受就是,听不到鸟叫声了。后来情况似乎好了许多,山上的树林越来越茂盛,野猪又回来了,鸟叫声也出现了。在杭州景区里,经常可看到松鼠在树上乱窜,在西溪湿地,水鸟、野鸭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类,成群结队。

  但这只是直观印象,自然保护的现实仍然非常严峻。比如大江大河里的鱼类逐渐减少,有些种类濒临灭绝。在钱塘江,虽然每年投放大量鱼苗,可实际上渔民几乎无鱼可捕,只能贩卖养殖鱼类。又如鸟类的自然迁徙,也时刻受到威胁,沿线无数天罗地网,对之滥捕滥杀。

  前些时候,天津、唐山沿海滩涂出现大面积围捕鸟类现象,有的捕鸟网长达100多米。这些捕鸟网深藏在芦苇荡内,当志愿者看到时,近百只迁徙的候鸟挂在网上无法动弹,多数已经死亡。警方在当地发现一个鸟贩窝点,查获鸟类达3.6万只。随后,国家林业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的“清网行动”,多地纷纷启动专项执法行动。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大肆滥捕滥杀鸟类的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市场链条,而最终指向的就是消费者。如浙江海盐近日破获涉野生鸟类刑事案件3起,抓获涉案人员5名,其中有人坦言,当地有景区饭店老板说顾客要吃麻雀、花鸡等野味,他才找人捕鸟贩鸟。这些野味馆,就是捕杀兜售野生鸟类的罪魁祸首之一。可说到底,如果没有人点名要吃野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冒险违法捕猎。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与未来。仅说鸟类,全世界现存有近万种,中国有上千种。我们可能说不出其中大部分鸟类的名称,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从它们身上汲取的智慧,远远超过想象。在人类的记忆中,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描写,以及从大自然获取的知识,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早期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约翰·巴勒斯就对鸟类有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去年底,国内出版了他的《飞禽记》。在这本书里,他以非常优美的文笔,描写了许多北美的鸟类,而这些鸟类有些现在恐怕已经很罕见了。书的开头转引达尔文《人类的起源》部分章节作为序言,标题叫《我们,它们,是如此相似》。这句话准确无比地道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生物的关系。

  万物皆奇迹。这是另一本科普类作品的书名(原书名是The Sense of Wonder),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森。这几乎不能算是一本书,只是作者与她四岁的外甥罗杰一起发现自然的笔记,篇幅非常短,所以书里有大量的图片。这句话我一样很喜欢。所谓众生平等,不能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应是万物之间的平等,因为我们与它们是“如此相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观点
   第C04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专题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社区如何更好地铭记“来路”
万物皆奇迹
为文化搭台
蓝瘦,香菇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6万物皆奇迹 2016-10-29 2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