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豫剧《玄奘》观后
~~~——豫剧《玄奘》观后
~~~——豫剧《玄奘》观后
~~~——豫剧《玄奘》观后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仰犹如生命歌
——豫剧《玄奘》观后
李红艳
  ◆ 李红艳

  “一部《西游》天下传,糊涂唐僧愚又顽。谁知真正唐玄奘,功高如塔耀佛坛。”在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带来的新编历史剧《玄奘》,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对这位大德高僧正面的、接近历史真实的形象塑造。观众在情节构织的张力和感染中,获得了对玄奘全新的认识,亦获得了信仰和精神的巨大力量。

  玄奘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让人高山仰止的人格力量,注定了这个题材的价值和意义,但题材的难度亦是人所共识。意志、精神、信仰……这些形而上的内容说起来可以,要在舞台上表现却如“太虚幻境”,必须依托情节,依托冲突,依托行动,依托语言,构织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戏剧性场面。然矛盾的主体恰是不易成戏的玄奘。这就有了该戏独特的矛盾方式:困境设置与行为选择。创作者从玄奘出发西行到返归大唐17年的行走历程中,撷取各个重要节点的核心事件设置困境危机,以外部情势的紧张与玄奘内心的淡定、行为的从容形成戏剧性对比,通过“潜行出关”、“沙漠历艰”、“绝食坐化”、“丛林遇险”、“山门辩经”、“回归大唐”等情节,完成了对玄奘情感、意志、信念、欲望、道行、情怀的考验和表现,并由此氤氲出玄奘17年行走所负载的价值意义。而且,从开始“走的坚决”到最后“归的热切”,这一去一回,也完成了一种结构上的圆满和意蕴表达上的意味深长。

  这个题材难写,还难在题材的特殊性与戏曲的大众性之间、在信仰的雅深与戏曲的通俗之间,分寸的把握很难。太过深奥,则会艰涩;太过世俗,则又降格。该戏在两难的把握中拿捏得也非常妥帖。在营造危机、困境时,注重情节性、戏剧性、动作性,可看性;而表现玄奘在困境中的心理和行为选择时,又往往能够依据人物的身份赋予他独特的语言和行为,并经由作者深厚的文学之功做出富有诗意、禅意、哲理、温度的诠释和表达。“辩经”一场是全剧的高潮,辩经的内容基本采用了“原文”,听起来略感吃力。但观众从中感受到的,正是玄奘在辩经中字字铿锵的气度和滔滔不绝的才华。此处全场热烈的掌声即是证明。

  该戏素材的选取基本尊重历史的真实,但在历史和艺术之间,又做了符合艺术逻辑的大胆虚构,戏中丹阳公主、蔻儿两位女角的设置用意明显,她们在丰富行当色彩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塑造着玄奘的精神人格:丹阳的挽留阻拦,考验出的是玄奘西行的坚决;蔻儿的仰慕追随,彰显出的是玄奘人格的魅力。

  该剧二度创作与题材相得益彰,流畅简洁的导演处理,以简驭繁的舞美设计,佛教音乐与豫剧音乐的完美结合,演员有分寸、有掌控的表演,浑然一体,使舞台面貌呈现出和题材非常吻合的独特气质。戏毕《心经》吟诵中的谢幕,独到精彩,既是全剧情绪的延伸,也让观众顿然生出几分庄重感、神圣感。

  愿更多的观众从这台有不俗气象、不凡格局,意深韵长的好戏中获得文化的认知、人生的感悟和前行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像一件老旗袍不复当年光彩
信仰犹如生命歌
仅靠“颜值”能撑多久?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C03信仰犹如生命歌 2016-11-05 2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