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转经筒不是在网上买的,三个是在西藏的拉萨和日喀则买的,一个是在上海得到的“奖品”,还有一个是银制的转经筒,只有大拇指那么大,是一个挂件,是朋友从尼泊尔回来带给我的。
十多年前刚到西藏的时候,我不知道藏胞手里握着转着的是什么东西,我晓得这肯定不是玩具,也肯定不是什么体育器具,因为我看到藏胞们顺时针方向摇动它时,一脸的虔诚。当我了解到那是藏族特有的转经筒之后,便到专门的商店和古董摊去搜寻此物。
图中右侧的那个转经筒是个老物件,有不少年头了,因为它通体有了包浆。倘若是某位藏胞曾经转过的,那么我的接力便是一种福气了。打开转经筒镶有两颗绿松石的顶部盖子,里面露出一卷小小的经书,这是藏在转经筒里的宝物。
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明对佛的虔诚,可以得脱轮回之苦。因此,藏胞除了口诵之外,还要制作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在经筒内。从此,一边默默口诵,一边摇转经筒,每转动一次,相当于念诵经文一次。藏胞都认为,这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转经筒原来大有讲究。
图中左侧的这个转经筒是骨制的,筒身上刻着“嗡嘛尼叭咩吽”六个字。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骨,应该是牦牛骨吧?转经筒的材质各异,有骨头的,也有木头的,铜的、银的,金的都有。这个转经筒比较素净,筒身上没有镶嵌宝玉石之类的宝贝。
图中后排的这个转经筒有些特别。一般的转经筒分为手摇式的和大型的固定在寺庙轮架上1米多高的两种,而我这个骨质的转经筒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或者叫台式转经筒,它小巧玲珑,古朴可爱。如今,它就放在我的写字桌上,时不时顺时针转它几转,心里顿时觉得很静谧。
照片中间这个转经筒是我的转经筒里制作最精美的一个,我的判断,第一,它不是藏族百姓手工制作的;第二,它是新的,还没有被转过用过。它的筒身是用红铜做的,分量很重,上面镶有三颗仿的红宝石绿宝石和蓝宝石,杆子涂成鲜艳的红色,特别喜气。当时我参加《劳动报》的一个征文比赛,半个月后胡绳梁编委通知我得奖了,请去领奖品。当我领到不是奖金而是这个“奖杯”的时候,暗暗惊喜,感谢主办者和赞助商的别出心裁,让我这个内地居民得到了这个宝贵的藏民的物件。
对于藏胞来说,除了睡觉吃饭,无论是走路,还是在路旁休息,转经筒从未停止转动,它成了身体的一部分,生命不息,转经不止。而对于我来说,这几个特别的转经筒是我的珍贵的收藏品,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包好摆好,我对自己说:藏一个转经筒就是藏一卷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