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订牛奶或存风险
据了解,本市的中小学曾经在上午两节课后安排过一段课间餐时间,有的是供应食堂自制的包子、糕点,有的是统一喝学校集订的牛奶、豆奶,还有的是让孩子吃自带的点心、水果。而喝集订牛奶的做法最普遍,以前绝大多数小学和初中,也包括部分高中,都让学生喝过课间奶。但2003年非典爆发时期,市教育部门要求停止供应课间奶,此后,课间奶以及课间点心再也没有回到校园。
十多年来,要不要恢复课间奶的争议一直存在。有小学校长对记者说,他们也曾想过为学生订奶,但又怕风险,毕竟没有“文件允许”,万一吃出问题,谁也担不了责任。静安区有一所小学采取了一个变通办法,就是要求家长每天准备一个水果盒,让孩子在上午的课间吃。不过也有校长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主要还是怕卫生问题,天冷还好,天热的话,万一水果变质,在学校里吃坏了,怪罪下来学校也难咎其责,而且,各人带不同的水果,会不会引发小学生攀比,也令人担心。
除了停止了课间奶,由学校统一制作点心的做法,事实上也不太能行得通。因为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午餐是由配膳公司提供,再要制作点心,就要牵涉到人手、资金、生产设备等问题,价格怎么定、食品卫生谁来监督,麻烦会接踵而来。闵行区日新实验小学副校长徐为说,他们的做法是在每天午餐时多买一份水果,让学生当课间点心,但食堂整个上午要为午餐供应忙得团团转,根本分不出人手来清洗和派送水果,所以,学校便把吃水果的时间定在了下午的课间,颇受孩子们欢迎。
建议放开自带小食
对于恢复集订课间奶,倒也并不是一片赞同声。多年前,上海市教委曾就要不要重新开启课间餐的问题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超过七成的孩子在吃早饭时已经喝过牛奶了;有一成左右的孩子不太爱喝牛奶,有的人会特别挑牛奶的品牌与口味,反感喝统一品种的奶;另外还有极少一部分孩子表示,喝牛奶会引起身体过敏引发腹泻等。正是源于这些原因,有教育界人士认为,学校停止课间奶,不仅是从食品安全方面有所考量,还因为在校的七八小时里不喝奶,并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也有校长向记者坦言,喝奶有利身体健康一点没错,但不能什么事都让学校包下来,学校只应承担有限责任,类似喝牛奶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在家庭里完成。家长可根据孩子情况适当带点饼干、水果之类小食。
不过,赞同恢复课间奶、课间餐的意见也颇有市场。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韩婷说,孩子大多在早上7时就吃早饭了,路远的人6时多就吃早饭了,吃的基本是包含了淀粉、肉类、蛋类的混合性食物,这种食物一般在四小时左右就完全被消化了,中小学生在上午的学习期间要从事较重的脑力劳动,要做早操,有时还要上体育课,所以,吃进去的早餐在两个小时后就会消化掉大部分。而且,小学生的胃容量比较小,早上吃得不多,因此,在上午上完两节课后适当地补充点牛奶、豆浆、饼干之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补充脑力和体力都会十分有益。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