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令周边居民深恶痛绝的违法焚烧垃圾的行为,宝山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陈健表示,由于实施焚烧的当事人点燃焚烧物往往只要几秒钟,待闻到味道或看到烟雾再赶去现场时已无法找到行为人。所以往往当执法人员接到投诉赶到现场后,不仅行为人已离去,而且焚烧物也已几乎烧尽。
记者今天上午从宝山区城管执法局了解到,目前已着手清理海域笙晖门口的建筑垃圾。宝山区城管执法局协调科和督查科的工作人员去现场复核后确认,“垃圾山”正被逐步清退;对于蕰藻浜两岸劣势企业不定期焚烧垃圾现象,大场镇和顾村镇城管执法中队正进一步核实情况,落实处理。
“对此,我们一定加强巡查力度,严格执法。”陈健告诉记者,城管部门将加强夜间巡视,特别是加强断头路、小路上的巡视。其次加强技防设施,增加监控,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发现力度。“对于海域笙晖小区这个点,我们已和属地杨行镇政府协调,会派人固守,不会让焚烧现象再次发生;对于蕰藻浜两岸,大场镇和顾村镇的城管执法中队也将增派人手,加强巡查和发现制度。”
“焚烧现象经常发生在偏远小路、断头路、农村地区和‘无名路’等,存在巡查盲点。”陈健坦言,根据现场遗留焚烧物来分析,还有一部分是拾荒者所为,他们拾荒后随便找一些偏远地方,将不要的垃圾直接焚烧掉。
陈健透露,焚烧垃圾的执法问题一直是城管执法的“薄弱环节”。但在接到投诉后,中队会立即派人到现场,第一时间扑灭着火点,并在遗留物中查找线索,一旦发现“痕迹”后立即查处。10月份以来,共查处焚烧垃圾行为4起,处罚金额4200元。
下一步,宝山区城管执法局将通过前期宣传、过程监管、处置处罚、案例教育等,来形成治理“闭环”。“同时,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同街镇配合协作,争取早日遏制侵扰居民多日的垃圾堆放和垃圾焚烧等问题。”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