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韩村路上的这家旋律西点面包店之所以深受居民欢迎,不仅因为这里的糕点价格公道无添加,还因为这里的社区特色活动。
当笔者走进烘焙微家,见到吉瑾正在教大家做无糖蛋糕和面包,准备将这些糕点作为新年礼物送给邻居。只见她一边把手中的牛奶和蛋液打进面粉里,熟练地揉成面团,发酵、滚圆,再把翻面卷起,捏紧收口,再放入烤箱,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社区里的姐妹们挤在桌前边看边学,一片欢声笑语。30分钟后,“叮”的一声,面包香味扑鼻而来,欢笑嬉闹声此起彼伏。姐妹们端着还冒着热气的面包,坐下来泡杯热茶聊聊家长里短。
当笔者问起吉瑾当年为何会选择烘焙这一行,吉瑾笑着说,其实是因为老公的一句话。2008年,徐汇区姑娘吉瑾嫁到奉贤南桥。生完孩子以后,在一次自学给儿子做点心时候,她萌生了要学烘培的念头。于是到处拜师学艺,五星级酒店西点师傅经不过她软磨硬泡,搪塞她先去学习理论再来拜师,吉瑾为此真的去烹饪学校学习了6个月,这让西点师傅非常感动,开始指导她做西点,直到最后开店,手艺被居民认可。
有了靠谱的师傅指导,小店的水准自然不差,生意越来越好,忙忙碌碌的吉瑾也越发充实,觉得自己和以前相比,更加阳光自信。她觉得学习烘焙不仅是一种能够养活自己的手艺,更是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奉浦一居的居委会在户籍人口上门排摸时,发现了吉瑾的这一特长,于是提出了在面包店设立特色妇女微家的构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大家都来享受烘焙的乐趣。”吉瑾被居委干部的这个想法触动,一拍即合,特色微家就这样正式挂牌了。一到节假日,面包房的大厨房里开始热闹起来,社区的姐妹们便聚过来,喝茶聊天交流感情,还能学到不用烤箱就能做的月饼、市面上难买的低糖面包。
只要想学,吉瑾就会毫无保留地教给她们。她始终相信,烘焙是一种令人幸福的能力,分享美食的同时,更是分享自己在专注中获得的快乐,并与微家的姐妹们一起,用满满的热情追寻一个更好的自己。
社区联络员 朱 清
社区全媒体 平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