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妙手回春
海青
■ 杨守敬书法
  ◆ 海青

  季丽云的名片是“字画装裱师”。事实上,这位淳朴的80后姑娘是自谦了。更准确一点的定义,她是一位古字画的修复师。丽云在初中时期就喜欢画画,后来爱上了裱画、修画,开始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她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本应修三年的学业,她一年就全部完成。上海博物馆古字画修复师诸品芳老师十分喜欢丽云恬静耐心的性格,收她做了入室弟子,一点一滴传授她技艺。丽云的工作室,是在一栋高层的地下室,强烈的阳光紫外线是字画的最大杀手,而存放字画的房间则需要定期抽湿。桌案上放着她正待修复的活儿,墙上贴着一幅幅已修复完成的字画。说到修复过程,有着很多外行人不知的内幕。“比如说,清除画上的霉点,我尽可能用清水而不用药水,虽然修复需要展现最完美的效果,但首先要建立在不损伤画面的基础上,每个修复师对他所修复的古字画都有一颗特别敬畏的心。”丽云感慨。

  从事字画修复,除了认真和耐心,悟性也很重要。丽云勤于动手,也勤于思考,喜欢尝试、创新,她自己开发出独特配方的糨糊,使用下来效果十分好。她工作努力认真,技术又好,所以回头客很多。修画有一个特别考验技术的活儿,就是“接笔”。古字画残缺的地方,修复师要去补全。然而要接上古人的笔墨,就需要掌握用笔用墨的技巧,同时也要了解古代画家的作画风格,才能达到完美“接笔”。丽云跟随陆俨少的公子陆亨先生学习绘画,讲到老师,丽云说自己运气特别好,总是能碰上那么多好老师对她无私地传授技艺。

  对于当下的机械装裱字画,丽云俏皮地举了个例子,她说,烤一个大饼,往炉膛上贴饼,你用机器贴和用手工贴,烤出来的饼,滋味是不一样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手工劳作的重要性。每件作品都呈现着不同的状态,修画师不能用同一个方法来修复所有作品。丽云与朋友合作开了一个书画修复研修班,问到她对这一行未来的前景和看法,丽云说;“古老的传统手艺不能丢失,手工一旦被机械所取代,古字画及其背后的历史也将随之消失,永不可再生。修复行为不仅仅是恢复作品的美学意义,它更多体现着保存历史信息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在修复过程中同时兼顾‘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平衡,是我们今后所努力的方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金鸡火花的故事
任书博的竹画精品
妙手回春
可爱蛋白玛瑙石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7妙手回春 2017-02-11 2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