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浦东新区农委获悉,为促进三农发展,也让老百姓吃上更安全可口的粮食,今年浦东计划在全区已有的149个示范点基础上,好中选优,建立30个粮食绿色丰产高效创建示范点,示范点每亩田平均经济效益预计增效3%,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13.3和9.2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
浦东农委粮油科科长顾春军介绍说,如今浦东有不少家庭农场和大型合作社,集约化种植面积较大,而且更重视品牌和品质,这正是开展绿色丰产高效农业的良好基础。通过前几年的工作,如今,这些示范点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都有明显减少。
以水稻为例,每季水稻的农药喷洒次数从原先的五六次减少到二三次,防病防虫效果不变,不仅减少农民施药的人力成本,符合农村劳动力紧缺、人工上涨的实际,而且,米质也更软糯清香,受到市民欢迎。在全区1.6万亩示范点良田中,每亩田平均使用农药仅为84.28克。
如今,在家庭农场和龙头合作社中,尝到了甜头的农户种植绿色丰产高效农产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例如,有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早熟水稻,不仅上市价格高,而且还能为后茬种植青菜、草头等蔬菜赢得宝贵时间,提高农田的经济价值。
通过有序科学的种植指导,这些示范点的产量也在化肥减量的情况下逆势上升。在2016年度全市示范点评比中,浦东曹路镇黎明村示范点种植的浦优608水稻产量和书院镇塘北村种植的麦子产量都在全市排名前几位。
今年,示范点建设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从原先一个镇就有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压缩到每个镇只有一两个,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更好发挥精品示范效应,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