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何时迎来肺癌“双降”
潘嘉毅
  肺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临床肿瘤杂志》(CA-Cancer J Clin)发表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73万,死亡近61万。并且超过一半的新增病例确诊时为肺癌晚期。由美国癌症协会新近发布的《2017年度美国癌症数据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较大的常见癌症中就包括肺癌。

  中国何时能迎来肺癌“双降”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提出两点主张:一是加强科学规范的肺癌防治,二是积极开展先进的新药临床试验,这需要大众转变传统观念,共同营造科学创新的社会氛围,鼓励患者参与。

  预防 控烟和高危人群筛查

  吸烟对健康百害无一利。积极控烟是已经明确的预防肺癌首要手段。美国20年的控烟抗癌实践以及早诊早治使得肺癌死亡率大幅下降。控烟大任人人有责。为了自己和亲友的健康,烟民应自觉自愿戒烟。人们要勇于劝导和阻止二手烟以及三手烟。据悉上海禁烟条例新规将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公共场所的各种吸烟室将逐步拆除,某些室外公共区域也将禁烟。从个体到全社会,创造“无烟环境”,厥功甚伟。

  预防肺癌,提倡远离“五气”,除了控制烟草烟气污染外,其他诱发因素也与污染有关,包括室外大气污染、厨房油烟气污染、房屋装修装饰材料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以及长期爱生闷“气”的“心理污染”,人们也需注意防范。

  关于肿瘤体检筛查的普及与落实,陆舜教授指出要加强筛查的主要是肺癌高危人群,并不要求每个成年人都采纳。45岁以上,吸烟指数≥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连续吸烟年数);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经常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等,都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应重视防癌体检,做到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

  医治 首诊和初治至关重要

  根据发生癌变的细胞类型,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肺癌总数的80%,又进一步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分期分型不同,治疗路径和方案亦不同。今年1月,第8版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其与肺癌的生存曲线一致,将更精准地指导临床治疗。

  但是,由于国内体检普及率低,医疗资源配置存在地域差异等原因,早期肺癌发现率低,肺癌诊治水平良莠不齐。当出现化疗“三不当”,即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使用不当、用药时机不当,治疗效果不佳,毒副作用大时,晚期肺癌患者才想到转投专科医院,但因错失良机,治疗变得非常棘手。对此,陆舜教授强调首诊和初治的重要性。针对晚期肺癌患者,专科医院注重严格遵照活检病理分型和基因组学分型来明确有针对性的规范的精准诊疗方案,力争疗效获益最优化,创伤小,且毒副作用少,患者面对化疗、适形调强和质子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不再无所适从。

  科研 新药临床研究≠“小白鼠试验”

  随着肺癌驱动基因的发现,靶向药物的研制在近二十年里取得长足进步,耐药问题出现后也催生了针对不同靶点的靶向药物的深入研发。抗表皮生长因子药物、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无法手术、化疗效果不佳或标准治疗失败、肺癌驱动基因检测呈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通过靶向治疗,中位生存期有望从10个月延长至3年。然而,“这边风景独好”——尽是欧美国家发达的医药产业引领全球医药界,反观国内,肿瘤新药自主研发能力乏善可陈。陆舜教授呼吁,当规范的治疗路径和流程逐步让晚期肺癌患者获益后,新药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应为大众所接受。因为规范的治疗需要先进的新药来实现,而研制先进的新药更离不开规范诊疗的积极推动。患者可以放心参与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必须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备案,符合临床试验规范和医学伦理、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研究和试验设计先进、全程免费等多项条件。

  为了更好地帮助晚期肺癌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免疫治疗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开展,陆舜教授介绍,免疫治疗非常浩瀚,现在科学家只触及其冰山一角。在此领域,国内业已进行新药的临床试验和注册研究,同时,要找到能从免疫治疗中真正获益的适用人群。未来,肺癌的治疗将智能化更精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等四大领域将被融合,从而改变人类的健康医疗模式。 本报记者 潘嘉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人物/新民环球
中国何时迎来肺癌“双降”
成功戒烟 短期靠药物长远凭意志
微创补疝不漏“元气”
避孕良策收藏待用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中国何时迎来肺癌“双降” 2017-02-13 2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