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月二:不拘小节
翁敏华
  翁敏华

  中国传统节日有一个系列整齐而有趣,即月和日数字复叠者:一月一新年、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这些“奇数复叠”的是“大节”,另外还有两个插在中间、偶数复叠的“小节”:“二月二龙抬头”,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这才是成语的本义。至于后来指称人之性格,那已经是引申义了。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民间谚语,指二月二正值早春,自此雨水就多起来了,民间俗信那是天上的龙在空中耕云播雨的结果。北方缺水,春雨贵如油,更是把一年的农事希望寄托在“龙”身上,所以北中国的“二月二”节过得比南方起劲。二月二那天,地头田埂,晒场宅院,到处可以听到孩子们扯着脖子喊:“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这一天龙抬不抬头,头抬得高不高,关乎秋后的收成、一年的生活质量,所以还有个相关的谚语道“龙不抬头人抬头”——盼下雨。

  传统节日是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老百姓常拿节日说事儿,形成了许多老话儿、老礼儿、谣曲儿。按照老礼儿,二月二那天不能动剪刀针线,说是如果动了,“一不小心,扎瞎了龙眼,划破了龙皮,这可怎么得了!”于是人们宁可信其有地遵守着,约定俗成着。换一个角度想想,就可以明白:这其实是给女人家放假呢!在传统中国,做女人极其辛苦,特别在乡间。跟男人一样下地不算,回到家,洗衣做饭,纺织缝补。但是中华传统文化里也有特别人性的地方,比如节日里,每每就有禁止干活的老话儿,比如正月初头不扫垃圾,寒食清明不动火等等。那些吓唬人的话,其实是一种保证,让特别勤劳的女性,也得以有一天的休闲。真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动静交替劳逸结合。

  那么,不让干活做什么呢?一个字:玩儿!唐诗人白居易有《二月二日》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男人玩女人也玩。清代有一首小曲《粉红莲》:“二月之二来三月柳儿三,娘家接我去打秋千,起在半悬天。哟,起在半悬天。大红的裤儿衬着柳绿儿衫,肉儿小心肝。风摆罗裙露出金莲,肉儿小心肝。风摆罗裙露出金莲。”

  多么有声有色的画面,多么生动活泼的民歌!二月二就是个玩的日子,故又名“踏青节”、“百花节”。

  二月二不拘小节,可过可不过。上海应该过,因为上海是“龙头”。舞龙灯、吃龙须面、唱《龙的传人》,还可以到龙王庙或上海龙华寺走一遭,给家里老人送一柱龙头拐杖,过节的形式内容还可以有许多创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聚焦/新民环球
领带哪儿去了?
悠远的云影
丽娃忆旧八首
二月二:不拘小节
贞观盛会
诗词的当代性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二月二:不拘小节 2017-02-27 2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