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防范新三板“拟IPO”炒作的风险呢?九泰基金总裁助理郑立昌近日给出了答案。郑立昌指出,目前新三板市场上存在两类现象比较明显,一个是具有IPO概念的挂牌公司,其股票在最近一段时间交易量及交易价格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另一个方面,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方面,打着“拟IPO”旗号来进行融资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并且这些企业在打出“拟IPO”的旗号进行融资时,往往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人来认购增发的股票。郑立昌认为,当一个策略成为整个市场的一致预期以后,风险就会随之到来。在众多“IPO概念”的新三板公司中,一定有一些浑水摸鱼、利好过于透支的情况。
对此,郑立昌建议,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仍然应该注重对相关企业的调查,看看其真实的基本面,是否真正的符合IPO要求。而对于非专业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当这种投资“拟IPO”概念股的策略已经在市场上比较火热的时候,建议最好是进行规避,而不应该再去追捧这样的“概念炒作”。
本报记者 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