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斑斓封底汉瓦
神话里有文化基因和民族的思维密码,《开天辟地》系列连环画在艺术的绘画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极大创新。从连环画的一般开本大小而言,记者所看到的显然较之传统意义上方寸之间集气象万千的连环画要大一些,20开21×22厘米的尺寸相比较50开的传统连环画更为疏朗,接近于现代的“绘本”概念,内页设计也并没有完全遵循连环画一贯采用的上图下文的形式,而是或跨页,或留白,形式多样。每本连环画70页的厚度也便于随手翻阅,符合现代阅读习惯。
负责该系列连环画的封面装帧设计者之一丁筱芳说,他和施晓颉共同合作,强调既要设计得传统也需要有当代性,充分体现中国元素,与现代阅读方式相结合。”比如,要在封面标题上注上拼音,重要的、难读的字都要标注拼音,还要注意中英文双语的排版风格。书的封面经过了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和众多画家的反复讨论听取意见。在记者看到的每一本书的封面上,都有一个显著的色块,上面覆盖标题,每本书的色块不尽相同,都在变化中,与封面绘画风格产生或和谐或对比的视觉效果。封底的底色也与封面相配合,在艺术上取得变化。细看之下,封底则是变了形的中国传统龙凤图案,撑满整个画面,如汉瓦一般疏密有致,粗犷有力。据悉,这个看起来充满现代气息、有张力的封底画面由施大畏设计。
符合上海城市气质
参与此次连环画创作的画家们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在传统水墨里浸淫良久,有的则取意西方的方法多一些,有的还将绘画与电脑制作相结合,比如罗中立的创作就是用绘画和电脑,绘画和版画结合的形式,“所以在装帧上也十分考量平衡综合统筹能力”,丁筱芳说,主要考虑到还是以中国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在设计上适合上海这个城市的当代视觉气质。
如此多的著名画家聚合在一起为了同一个主题共同创作,实属难得,该系列责任编辑之一范奕彬慨叹,画家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在完成这项重大文化工程的同时,实现中国连环画创作的又一次腾飞,向社会奉献一批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并交与时间来检验。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