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端音乐剧引进和原创音乐剧扶持的上汽·文化广场,连年来始终在刷新观众对海外音乐剧的期望。以为展现茜茜公主悲喜交集的一生的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似乎是目之所及的音乐剧高峰了,又来了一部摇滚音乐剧《莫扎特》。莫扎特后来被住在他心里的小莫扎特杀死,寓言其死于孩子气的设置,令人再次感叹编剧、导演的巧思还能融化于非凡的音乐!正感叹德语音乐剧的思辨,这边又引进了英国百老汇商业音乐剧的典范《保镖》。2012年2月巨星惠特妮·休斯顿意外去世,2012年12月这部改编自1992年这位歌星唯一主演过的电影《保镖》的同名音乐剧首演……电影里只有5首已故歌星的代表作,音乐剧里有12首热卖单曲融入,怎么会没有票房呢?看海外音乐剧,毫无疑问看的是艺术。那么,看目前涌现的中文版音乐剧,到底是看什么呢?
8月8日,文化广场的“分部”——白玉兰剧场将上演中文版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了!与此同时,大剧院从7月底至8月初,接连上演三部中文版音乐剧,从《音乐之声》这样脍炙人口的剧目,到百老汇的先锋制作《谋杀歌谣》,以及正在上演的《变身怪医》……中文版音乐剧正在上海崛起。
英国伦敦西区、美国纽约百老汇这两个音乐剧重镇的制作人、导演,已经是上海滩的常客。他们提及的最多话题就是,最近经常有人来问他们是否愿意到上海来制作中文版音乐剧。事实上,专注于音乐剧的剧场已经不仅限于文化广场“一家独大”。在徐汇滨江西岸的蓝图上,将打造六个大小不等的剧场,专门用于音乐剧的驻场演出,预计在明年至后年间逐步完工并投入使用——轮番上演各种类型的音乐剧。上实集团与早就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的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携手,将于9月为上实剧院破土。“预计,上实剧院将于2012年竣工。届时,上海将有第7家专业音乐剧剧场。
以上统计,还不包括平日里就能上演音乐剧的综合型大剧场,或可以上演外百老汇或者外外百老汇的先锋实验音乐剧的小剧场。正在造音乐剧专业剧场的团队没闲着。剧场在建造,不妨碍剧目的制作与引进。此番,大剧院连番上演的三部中文版音乐剧中,《谋杀歌谣》其实是徐汇滨江音乐剧团队,在制作上“练个手”。而倪德伦则借机引进曾获12项托尼奖的音乐剧《金牌制作人》……
依托于海外原版音乐剧的盛名,中文版音乐剧还卖得不错。《音乐之声》一票难求,《谋杀歌谣》也接近满座。前者成为暑期家庭聚会的首选,后者成为热衷摇滚的年轻人的热议。《我的意愿清单》票房略微差些,因为知道由好莱坞著名表演艺术家杰克·尼克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同名电影的人,肯定远远不如《音乐之声》多。而这部探讨人生倒计时之际,应该如何度过的思考之作,是否适合音乐剧尽量单线推进的模式?
目前看来,中文版音乐剧要有票房,“翻译”之作是首选。隐隐的,已有问题显现。我们看中文版音乐剧,到底是去看什么呢?就目前情形看来,解决的一大问题,其实是语言障碍。大部分观众总算无障碍地看懂了剧情,知道了《哆来咪》是“音阶教学歌曲”,也明了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反对纳粹法西斯。其次,是在理解剧情的基础上,不出国门了解多元文化。《谋杀歌谣》和《变身怪医》基于的文化背景,虽然与中国完全脱节,但是中文版的呈现,也能让人领略到一些海外风情。
虽然,按业内人士的看法,音乐剧用中文唱出来啊真是怪,因为中文的语言构成,与英语、德语、法语等其他拼读得出的语言完全是两个体系。所以,保守的业内人士根本反对音乐剧出中文版。而立足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则倡议:戏曲,才是中国本土根深叶茂的音乐剧嘛!戏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民族音乐歌舞表演史。中国人做音乐剧为什么不向内看,回望历史,传承创新?至于目前市场上较为罕见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多半跟着作曲风格走,通常很难在音乐、舞蹈、表演以及剧情推进之中达到有机融合与美妙和谐。投身这一原创领域的多为上戏、上音等艺术院校的音乐剧系,以及三宝、安栋等音乐人……他们基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音乐剧剧场的建造,是为中文版音乐剧“筑巢”。中文版音乐剧在圈内面临争议这种境况下,先卷起袖子建剧场也不失为一种推动,势必加速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音乐剧是相对商业的舞台剧。好看、好听是让大家掏钱买票的基本。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音乐剧都可以轮番在上海首演三五年,保持票房飙升。随后呢?这个局面,会不会像是动漫?我们拥有全球最高欣赏口味的观众,但原创作品崛起前的蛰伏期,会有一点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