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普陀区法院副院长王飞介绍,自设立知产庭以来,截至今年8月,普陀区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49件,结案4482件。
自2011年4月以来的6年多时间里,收案数从最初的200余件,以平均每年百余件的较大增幅速度,逐年持续增长,今年全年预计收案将突破1600件。王飞举例说,该院审理的一起涉维多利亚秘密的商标侵权案件处理获得了国家品保委评选的2016年度品牌保护十大案例。法院还打击“搭便车”“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现象,营造井然有序的市场秩序。
在“互联网+”思维及商业模式的迅猛发展下,普陀区法院注重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如互联网售假、网络社区平台侵权、新类型不正当竞争等加强司法规制,使得互联网免于成为“法外之地”。
该院还重视审判的延伸工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知识产权联动保护法律工作站、酒类及饮料类品牌长效保护机制等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
与静安区检察院、上海市酒类流通协会及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签署《关于建立酒类及饮料类品牌知识产权联动保护长效工作机制备忘录》,探索建立以法院审判为主导,行政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共同关注酒类等快消品行业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等方面的现状,通报、交流、共享相关信息,合力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诚信有序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