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生命有尊严
翁杨
  “医患关系”是近些年的热词。医生真辛苦,百姓求医难。最近电视剧《急诊科医生》赢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它以众多的求医故事立足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人文关怀”的高度。

  一个个发生在医院急诊室里的故事,不是简单地展示看病、治病的故事,而是讲诉如何让“生命有尊严”。医生眼里的不是“病”而是“人”。人道主义的展现,让医务人员群体获得更多关注,在人文关怀的诠释中让观者感受到社会有温度的慰藉。

  “像电视剧中的好医生,我们在生活中也碰到了。”聚会上,老同学说,她姐姐临终嘱托她一定要重谢好医生王介非。大半年前,姐姐查出患晚期癌症,辗转过好几家医院。让一位晚期肝癌患者最后阶段住进医院病房,这是个大难题。面对思维清晰,极度恐慌的患者,家属天天煎熬。网上碰巧找到了肝病专家王介非,之后,她给予患者亲人般的照顾和体贴。让其住进她在郊县负责的病房,每次都是先聊天再开药。为减少痛苦,不做创伤性治疗。为减轻医疗费负担,方便患者,王医生联系患者居住地所属医院。“王主任嘱托的,我们要好好照顾你。”听到地方医院主任的话语,患者安心了,家属安心了。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患者天天念叨的是恩人的名字,最后的遗言:“要想法子谢谢王介非医生。”一位医生的爱心让一个普通患者在生命的临终得到温暖,走得有尊严。

  上网正巧看到这位医生的有关报道。作为上海公共卫生中心重肝科的主任,她带领团队连续7年坚持每年两次奔赴江西上饶革命老区义诊,救活了好多重肝病人。从此上海——上饶有了一根红线。“救命大恩人”、“上海好医生”,一面面锦旗,一束束鲜花,一个个行礼,众多的生命渴望好医生的降临。 

  “尊重每一个患者,善待每一个生命”是王介非团队的行医宗旨,正巧也是《急诊科医生》里的主旨。而民众所求的也是希望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有崇高的职业操守,希望辛苦的医务人员都能提高工作待遇,安心奉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郊野大地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0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福彩专版
秋日晨曦
来自“超构故里行”的报告
铁轨下沉睡的华工
让生命有尊严
变异(日本)
古早味道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让生命有尊严 2017-12-02 2 2017年12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