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早味道
李珏
  “古早”这个词,台湾和闽南用得比较多,直译就是“古时候的味道”。以前料理方式比较单一,但胜在用料新鲜考究,所以能将食物的原味完美呈现,久而久之,这样的口味就成为了一种令人怀念的经典,成为了众多游子记忆中的故乡的味道。

  去台北,逛夜市是必需的活动项目。酒店附近的“饶河夜市”,据说最受当地人和游客青睐,于是晚饭时光去了那里饱口福。一俟进入夜市,满满的“古早味”便扑面而来:窄窄的一条街,两侧密密麻麻排布着各式食铺,再加上道路中间的两排摊位,在人流的簇拥下,挤得水泄不通,很有“赶庙会”的热闹氛围。售卖的食物品种更是丰富,基本都是当地耳熟能详的美食——古早豆花、蚵仔煎、香葱肉卷、清炖猪脚……夜市入口处,更有一家叫作“东山鸭头”的铺子,专卖台湾卤味,我们逛完街又买了些鸭头、鸭肫、卤蛋、豆干之类的,回到酒店继续大快朵颐。细细品尝,觉得虽然都是浓油赤酱的颜色,但台北的卤味与上海本埠的口味区别很大,微辣、略甜,透着鲜香,是台湾特有的“古早”味道。

  台北儿媳屡次推荐台北的“猪脚饭”,说完全是传统的手法,用的是传了几代的秘方,又说猪脚如何酥烂入味,豆干是土法做的,所以豆腥味很重,铁蛋(卤鸡蛋)也是黑亮弹牙……总而言之,来台北观光,猪脚饭是必须要吃的,这个才是地道的台北古早味道。只可惜,小姑娘在那里讲得天花乱坠,我们却是行色匆忙无法享到口福。得!留个念想也是好的,给下次来台北观光多个理由吧。

  一来是对台湾的“古早味”期盼已久,二来也是为儿子娶台北媳妇挑选喜饼,所以此番赴台俺也是狠狠地做足了功课,并按图索骥对台北的诸多饼家作了全面“扫荡”,从大陆游客熟知的“佳德”、“糖村”,到令当地人傲娇的“王师父”、“旧振南”,执着地购买单一品种作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论口味品相,“王师父”绝对是鸡蛋里挑不出骨头的;但要论“古早味道”,则非“旧振南”莫属,喜饼的样式之多、用料之讲究、口味之精到,都是别家无法可比的。比如香菇卤肉喜饼,就是最纯粹的台湾味道,鲜中带甜、滋润却不油腻,堪称上佳之作。在感慨台湾喜饼制作精良的同时,我们也被那么多饼家对“喜饼文化”的重视所震撼到了,感慨他们对传统食品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执着,确实做得很棒,叫人叹服。

  说起来,其实,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的“古早味道”。这里的“古早味”,不仅是指食物,也同时泛指这个城市独有的一切东西,比如习俗、文化、甚或建筑的样式。上海的石库门、早餐的四大金刚以及上海女人的精致精明,都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标志,是上海专属的“古早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郊野大地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0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福彩专版
秋日晨曦
来自“超构故里行”的报告
铁轨下沉睡的华工
让生命有尊严
变异(日本)
古早味道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古早味道 2017-12-02 2 2017年12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