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峰高出白云端
杨忠明
  杨忠明

  初冬,步入宁波雪窦山中隐潭峡谷间,寒雀空鸣,山茶冷艳,巉岩峭壁险,潭深烟雨轻,石阶如天梯高悬,藤萝像蜘网低垂,崖石嶙峋,苔痕成冻,耳边,瀑声隆隆,水流飞溅,寒气阵阵,阴冷透骨,此地不宜久留,赶紧折返。登上妙高台眺望雪窦诸峰,脚下红叶残枝在山风中显露出最后一抹秋色,给游客带来几丝暖意。想起宋代楼钥《妙高峰》诗:“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妙高台位于飞雪亭西,又名妙高峰。海拔396米。顶上有坪如台,三面峭壁,常年云雾四合。寺僧告诉我:“雪窦山,海拔近千米,系四明山支脉,整个山的主峰叫‘乳峰’,下有石洞,喷泉如乳似雪,故称“雪窦”山之名由其出。”宁波雪窦寺山坡上一尊巨型弥勒佛在红叶的映衬下大放光芒,这里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弥勒道场,寺院里梵乐声声,祥和添雅乐。古寺后院,两株千年古银杏树,树高数寻,一阵凉风,黄叶纷飞,噗噗声中,母树上一颗颗白果坠地,我捡起一颗,剥去外皮,里面是白色果核,溪口白果是当地特产,果大壳薄肉糯,奇怪的是这棵千年古树结籽却很小。若将长在古寺里的白果捡起剥仁后煮粥,烧给僧人食用,佛地之味,颇有禅意。奉化全镇现有银杏园面积3500亩,霜风一吹,银杏叶全黄,最佳景观是黄叶半挂在枝头,半铺在地上,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色,每年秋冬是上海人到奉化去观叶、赏果、摄影的大好时光。冬天,四明山上迷漫的雾气遇上突然降温,一夜之间变成千树万树银装素裹,晶莹剔透的雾凇之美,宛若童话般的仙境,令人心醉。

  冬日阳光下踏访宁波东钱湖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西晋著名学者陆云在《答车茂安书》中称,鄮县“西有大湖,北有名山,南有林泽,东临巨海”。说的就是东钱湖。此地宋代水利遗迹颇多,古迹有陶公钓矶、余相书楼、大慈禅寺、霞屿锁岚等数十处。美食家沈嘉禄驾着帆船驶向湖心,清波荡漾中一叶小舟飘过,渔夫把网撒进水里,一会儿,数条闪着银光的小鱼儿出水,不远处,几羽野禽飞出芦花丛中,东钱湖处处充满生机……

  东钱湖畔南宋石刻公园,此地以“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南宋史氏家族的墓道石刻为主要展品,文臣、武将、蹲虎、立马、跪羊等石刻雕刻精细,在这里你可以和千年石人静静地交谈。湖边的韩岭村、陶公村、下水村、殷湾村那些旧时老店铺、黛瓦灰墙老屋的斑斑驳驳的水痕记录着枕水人家的乡愁,时光在这里流逝得缓慢。

  入夜,漫步在溪口老街,霜风凝寒,夜色中几家卖千层饼的百年老店铺尚未关门,留有余温的烤饼炉子隐有香味,火光闪烁,一叠叠金黄透绿的堪称“天下第一饼”的千层饼热气腾腾刚刚出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小街深处一幢名气很大的老屋木门锁住了几代人尘封的旧事,此地,百年恩怨随着庭院里那棵古枫上几片红叶飘落,化作来年的春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7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出行优荐·广告/新民旅游
   第A2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平凡人的“戏梦人生”
忆起郁达夫和王映霞
一峰高出白云端
金妮与老厨娘 (油画)
科学与艺术联姻
别人不懂,只有你懂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一峰高出白云端 2017-12-26 2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