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东 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15年来,连续担任市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他发挥法律专业特长,提出多份高质量议案和代表建议,助力推动依法治市。
从“一棵树”的立法听证、首次实现的“全口径预算监督”,到走出梦花街的“馄饨”,都与市人大代表刘正东的履职故事有关。刘正东的座右铭是——“要做,就做一名够专业的人大代表。”
为“一棵树”立法听证
窗前一棵水杉树,遮天蔽日,屋子跟阳光再见了。这棵树,曾是沪上不少老小区居民的大烦恼,直到《上海市绿化条例》修订,“扰民树”才回归了“绿化树”。修法的最直接推动者之一,正是市人大代表刘正东。
20多年前,水杉是申城不少小区的绿化首选——价格便宜、生长快。但距离楼房太近太密,极易变成“扰民树”。依据当时的绿化法规,小区内伐树或者移树都是禁止的。
于是,一份由长宁区人大代表完成的调研报告交给了市人大代表刘正东。2004年1月,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刘正东提交议案建议修订绿化条例。这份代表议案被大会列为立法案。仙霞物业公司曾经在2003年向居民发放100份意见征询单,回收了83份,其中认为树木影响生活的有57户,占有效问卷的68.7%。修订绿化条例,势在必行。
于是,申城有了第一次社区立法听证会。2006年12月14日,在徐汇区康健街道白玉兰小区居委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将立法听证会开进了居民区,听证内容是绿化条例修订草案,听证陈述人都是社区居民。2007年1月17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以“立新废旧”方式审议后全票通过了《上海市绿化条例》。依照条例,面对扰民树,只要物业公司提出申请,绿化管理部门就会依法处置。职能部门要是该作为不作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都行。
推动“全口径预算监督”
近10年来,房价飙升,土地出让金就成了公共关注热点。2009年市人代会,政府预算报告的显著变化是:土地出让金纳入了预算,公开土地收益收支状况。
这一变化,缘自2008年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收到的“代表建议”——刘正东等代表要求公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资金、专项资金审计情况,公开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此后,上海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向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报告土地出让金管理情况,增强了预算行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土地出让金,曾是预算外资金,而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监督,逐步实现“全口径预算监督”,却是大势所趋。2014年8月31日,20年来首次大修的《预算法》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提升预算监督透明度的“全口径预算监督”正式入法,政府收入和支出的每一分钱都纳入人大审查监督。
国家大法的修订,折射的是现实生活的变化。2011年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开始审查本市所有市级主管部门(涉及国家安全除外)财政预算,所涉部门约140个至150个,市级部门预算审查由此全覆盖。在部门全覆盖之后,预算监督所涉内容的透明度持续提升,直至《预算法》首次大修,更是明确了“全口径预算监督”的刚性约束力。
在上海,最近七八年里,从土地出让金、私车额度拍卖,到“全口径预算监督”,预算监督所有“一小步”的叠加,要推动的,是阳光预算的“一大步”。刘正东代表,也正是阳光预算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
“馄饨”走出梦花街
一边是无证无照经营,油烟扰邻,居民投诉;一边是一爿店、一家人的生计。关门,生计何以为继?不关,法律底线、相邻权益,何以维护?这,就是梦花街馄饨曾经的两难。
梦花街馄饨的两难,也曾是申城众多小餐饮的两难。刘正东关注食品安全,提出了“关于探索改进流动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安全监管,聚焦民生需求,依法行政,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有力度,是因为顽症不治理,无视法律底线,容忍一部分人的“存在即合理”,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公正。有温度,是因为依法行政,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规则和秩序保民生。
2017年元月,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明确申城食品安全要实现最严准入、最严监管、最严处罚。
2017年初,梦花街馄饨搬离梦花街,新店在中华路依法开张。“馄饨”走出梦花街,也正缘自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之变。
刘正东代表还将担任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他的“专业履职”还将继续,他对民生热点、难点的关注和应对,还将继续;他的座右铭依旧是——“要做,就做一名够专业的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