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夜澡事
戴剑
  戴 剑

  我是看着儿子出生的——全身湿漉漉的一个活物,因为在羊水里泡久了,皮肤又红又皱,医生拿给我们看了一眼,就把他抱走了。再拿回来的时候,已经干净许多。我估摸着,他洗过人生的第一个澡了。

  我想,每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洗澡比吃饭还要靠前一些,只是不会有孩子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澡。

  而我能记得最久远的澡事,恐怕同许多上海小囡一样,那个场景一般是在寒冬——与邻居合用的灶头间,父母会与人商量好,今夜要给小朋友洗澡,于是,邻居们识相地早早清场。母亲搬来直径有一臂宽的木盆,能塞一人满怀的超大型钢种镬子也“荣耀登场”,用这大家伙烧出满满一桶水,估摸着也要半个多小时。接下去,繁琐的步骤还很多。塑料浴罩会从灶间的天顶上垂下来,很像如今公主床上头散下的轻纱,只是浴罩要厚实很多。接下去先倒热水,再用一只小铅桶放冷水,看个人喜好来调和。然后,小囡就脱光了逃进去,大人在外头把浴罩严丝合缝地并拢,拿大夹子一扣,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小的洗浴空间。现在想想,里头还是很舒服的,云蒸雾绕,灶间昏暗的灯光在蒸汽里头发生了散射,看不透外面的景物,只觉被困在一团烟气当中,清清嗓子,唱一首歌,竟然也有如今标配卫生间的浓郁混响。也真是怪了,虽说外头寒风凛冽,但里头的温热却持久不散,像被丢进一个漫长的晚春,擦擦洗洗,磨磨蹭蹭,只等到父母来掀帘子,方才如梦初醒,作业都没写完呢!

  再后来,还有更奇怪的事。母亲在纺织厂上班,某年被调到了门卫室。这是全场职工竞相拍马的一个部门,自然有许多福利可以免费享用——在锅炉间洗澡就算一件了。厂子里的锅炉间,大而荒,凌乱的铝制管道若隐若现。每一次,我都是趁着母亲中班,夜里快回家前,潜入洗浴。所以,那方天地到底多大,终究也没看全过。只晓得在这黑洞一样的窟里,中央有一个大澡桶——是锅炉间工人自己造的,冷水热水两把龙头架在上面,先接半桶水,然后赤条条跳进去,继续放水,待水涨到近脖子的地方,就用脚把桶底的水阀拨开,于是,这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活水,你想洗多久都无所谓。但因为这种几近奢侈的体己活动违反厂规,同时,等候洗澡的男男女女过多,一次又只能洗一个,所以,我常常能听到这样的隔空喊话——

  你洗好了?!

  没呢!你抽根香烟,再来!

  我等不了了,要进来了!

  衣裳总要让人家穿穿好的吧!

  ……

  再后来呢,大浴场成了时代的馈赠,看个电影,打副麻将,享受一下俄罗斯美女时装队的表演,全成了洗澡的附加活动。在洗澡这件事上,父亲和我向来是冲在前头的,于是,我们在云都的场子里见过胸口碎大石的表演,在伊豆的二层打过乒乓,在大浪淘沙的池子边搓背扦脚。这样的事情一般都发生在小年夜,不管刮风下雪,他总要拖着我去浴场。在那里,他比我更像孩子,各种池子与服务,总能让他兴奋半天。我呢,习惯早早洗完,往床上一躺,看录像。有一年小年夜,在被迫看完整部《人肉叉烧包》之后,我就不再跟父亲去浴场了。

  我不晓得人的习惯是否一定会被嵌入基因,总之,这两年每年年尾,我恢复了去浴场的习惯,将来还要带着儿子去。我想,无论如何,他的洗澡记忆,不该只定格在那五平米的卫生间。毕竟,大“洗”四方,才不辜负生而为人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展望2018 特别策划(一)
   第A07版:展望2018 特别策划(一)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3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冬夜澡事
练习一个人
智慧快餐
在隧道里骑自行车
小创将愈痒兮兮
如何“叫好又叫座”
龙盆天禄盖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8冬夜澡事 2018-01-21 2 2018年01月21日 星期日